2016年北京现代年销量冲上114万,4S店挤爆门槛。
如今月销仅剩3万辆,展厅连苍蝇都懒得飞。
干了十年销售的老李苦笑着掏出一叠泛黄的单据:
“当年卖一辆胜达提成3000,现在卖库斯途倒贴钱?有人怪车不好?放屁!
2017年萨德风波乍起,现代起亚瞬间沦为“爱国抵制”的头号靶子。同行煽风点火编段子:“现代车铁皮薄得能按出坑!”客户砍价直接放狠话:“这韩国车不怕被砸吗?”更狠的是各地4S店遭恶意划车、展厅被泼油漆。现代起亚销量暴跌40%,至今没能翻过身。政治这把刀,砍销量比任何产品缺陷都快。
“韩系车当年靠啥卖爆?性价比啊!”老销售一拍桌子:“朗动卖12万标配天窗,国产车还玩塑料方向盘呢!”可转眼国产品牌掀了桌子——吉利星瑞2.0T卖11万,哈弗H6堆满液晶屏才10万。现代ix35降价到12万?长安CS75 PLUS立刻甩出8.8万抄底价。当“性价比祖师爷”碰见“价格屠夫”,不死也得脱层皮。
眼见新能源风口到来,韩系车却死抱着燃油车不放。2020年现代菲斯塔纯电版续航才490公里,敢卖19万!隔壁广汽埃安直接甩出510公里续航+14.6寸大屏,价格还便宜3万。起亚EV6倒是技术先进,但全进口卖28万起?比亚迪宋PLUS冠军版才卖18万!“技术参数再亮眼,抵不过定价犯蠢。”老李翻着库存表直摇头。
最讽刺的是,当中国车企扎堆出海,现代起亚却成了老师傅——今年上半年现代全球销量冲到世界第三,欧洲碾压特斯拉拿下亚军。但在本土,韩系车却背了“淘汰货”的黑锅。
韩系车的崩盘,本质是本土市场的残酷绞杀。 有人骂它设计老土、骂它车机卡顿,但那些月销三位数的法系车、英菲尼迪反而没人提?说白了,自主品牌的崛起需要个垫脚石,而夹在中间的韩系车成了最完美的祭品。
如今走进空荡荡的起亚展厅,库斯途的轮胎都快被放瘪了。销售刷着手机嘟囔:“集团去年全球赚了5000亿(人民币),中国亏的那点算个啥?”窗外,一辆贴着“实习”标签的吉利银河L7缓缓驶过,车尾的镀铬条在阳光下闪闪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