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6月全系交付新车52747台,问界6月全系交付44685辆(其中问界M9是13718辆,问界M8是21185辆),享界6月交付4154辆,抛去问界和享界的交付量,智界和尊界合计3908台。尊界S800在5月31日上市,6月刚刚开始交付,大定数量突破6500台,考虑到尊界S800的“先行者计划”交付,6月26日,首批交付599台尊界S800。
如此算来,智界S7和R7两款车6月合计销量3309台,智界S7进入2025年,月销基本在千台以内,据此推断,智界R7的销量在2000余台。
智界R7在去年12月达到15903辆的月销顶峰,进入2025年之后月销开始持续滑坡,从月销10000、8000,一路滑坡到5000,直到6月的2000多台。
智界R7从神坛下跌的速度为什么如此之快?
造型不够“哇塞”
鸿蒙智行目前的设计语言非常适合问界M9和享界S9的定位,外感造型审美、内饰设计的底色是面对四五十岁中年人,很自然得成为中大型豪华SUV(如宝马X5奔驰GLE奥迪Q7),中大型豪华轿车(比如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6L)的平替。
这套设计语言放在更年轻的定位上就显得不太合适,中年人的喜好主打中庸、不显山不露水,但缺失了活力和个性。智界S7和智界R7的设计相对来说年轻,但底色和问界享界一样,好看的、漂亮的,但是不够出挑,不够酷,情绪价值给的不到位。
既然是轿跑SUV,就应该足够夸张、足够炫酷,这才能炸街,吸引回头率。现在的问题是情绪价值很前侧,设计没有传递出年轻人想要的个性,豪华感又不如更贵的问界M8、享界S9极致,情绪定位模糊。
定位过于“端着”
智界R7是鸿蒙智行旗下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为纯电设计的吧SUV车型,先有的纯电后有的增程,填补了华为电动SUV的空白,本身的产品力不错,但问题出在产品不够有特点,和造型的感觉一样,太中庸了。
问界的成功是多方面的,有华为被美国制裁后的民族情绪,有华为界字辈的先发优势,还有摸着理想过河的成功,理想ONE、L9、L8的接连成功,让大家看到了定位家庭,冰箱彩电大沙发的中大型SUV卖出三四十万价格的可能性,问界M9完成完美的复刻,并加上了华为智驾、更豪华的外观内饰设计、更好的底盘操控,直接把价格拉高到五十万。
但是智界R7相对年轻的用户定位,先是纯电车型,想要对标特斯拉ModelY,通过高智能化、更豪华的配置形成差异。但是特斯拉的用户很难抢夺。
所以智界R7最初承担了一部分华为的流量,借助华为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可以吸引一部分华为信仰人群,但鸿蒙智行内部的车辆太多,往上有价格下探的享界S9增程,往下是问界M5和问界M7,智界R7的标签不够那么鲜明,产品尖点不够大,不够那么科技先锋。
智界R7与问界M7售价相近,问界M7更侧重家用SUV市场,空间实用性更强,分流了大量用户。智界R7轿跑的定位,空间比不过家庭定位的车型。导致前进一步抢夺不了年轻尝鲜用户,退一步更大范围的家用市场也没有退路。
除了华为全家桶,这款车能让人记住的点不多,轻轻扣两下前备箱盖就可以打开,这个功能确实很吸睛很有亮点,但还不足以刺激起消费冲动。
如果热爱、信仰的魅力不够,无法激情热情,大家就会思考性价比,进入理性衡量的范畴,这又是智界R7的短板。
细分市场太卷
这个级别市场的车型很多,从2024年9月推出,虽然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和同样有华为智驾和鸿蒙座舱的阿维塔07比价格偏高,和刚上市的小米YU7比,价格也更高。大家觉得智界R7贵得不实在,选装太套路。
便宜的去选择小鹏的G6、G7、乐道L60、深蓝S07,随大流选择比亚迪唐、问界M7,操控可以选择极氪7X、岚图Free,个性化选择智己LS6。兼顾家庭的可以选择理想L6、L7、小鹏G9、零跑C16、蓝山。
和其他品牌车型相比,智界R7确实没怎么背刺老车主,降价很克制,但是新能源车的迭代速度就是快,旧产品价格不跟上,半年一年市场就丢了。相对应的应该是新款推出,旧款适当降价。让消费者有一个宽泛的选择,为了新款的更科技多花钱买单,或者为了性价比选择旧款。但是智界R7旧款价格没跟上市场,新款科技也没跟上。
女神还不够野性?
既然是年轻的定位,就需要吸引年轻人的武器,比如科技领先,但智界R7的迭代明显慢一拍,比如问界M9上了固态激光雷达,全车达到4激光雷达,还增加了手势开门、变色玻璃,问界M5 Ultra 加了三颗4D毫米波雷达。智界R7目前还是之前的方案,没有升级。
说实话,刘亦菲代言流量≠品牌情绪共鸣,神仙姐姐的代言确实吸引了眼球,但没有和产品调性深度绑定,刘亦菲的“仙气”形象与R7传播的“科技先锋”“野性驾控”缺乏强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