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用户开始使用电车,不过电车的日常使用远比燃油车复杂得多,消费者如果不熟悉这些知识,轻则电池快速衰减,重则电池报废,导致消费者付出巨大的代价,可以说购买电车就会逼着车主成为电池专家。
随着快速充电技术的普及,如今的电车都已用上快充技术,一些电车实现了15分钟充电300公里续航,然而快充技术固然好,但是电池的特性却决定了它不能长期用快充充电,特别是那些每天行车里程较长的用户,可能要天天充电。
长期用快充充电,将导致电池内阻增大、锂金属沉积等问题,快充的时候会导致电池产生的热量过多降低电池的活性,特别是在夏天温度较高的南方地区,本身外界温度就较高,用快充会进一步增加电池的温度,严重的可能导致电池起火。业界人士建议,每快充3次左右,至少用一次慢充,以让电池系统平衡各个电芯。
充电很耗费时间,而快充支持电池充电到90%左右就会自动转为慢充,故最后10%电量充电特别慢,不少车主往往就只是用快充充满到90%左右就走人,这可能会影响电池系统对电池电量的评估,因此最好是每周都要充满电一次,让电池系统对电量进行校准。
在北方寒冷天气下,用快充的次数要减少,寒冷天气下,锂离子的活性大幅下降,快充可能导致电池温度快速升高,而本身电池的容量也减少两成左右,电池系统对电池容量的评估会发生差错,调控充电功率也会发生差错,严重的可能导致热失控。用慢充,则可以让电池系统对电池进行预热,温和充电,均衡各个电芯的充电量。
锂电池还非常娇气,需要经常充放电,长期不用的话,电池的活性会加速下降,导致电池的容量快速缩减;电池系统自身也需要动态地评估各个电芯模块,这也需要车主时不时就要启动车辆,即使不开车,也可以每星期定期启动空调系统,让空调系统消耗下电量,让电池系统对电池进行校准和平衡。
北方寒冷的冬天,车主最好不要在车辆停放一夜后就立即充电,而是启动空调或是开车跑上几公里,让电池系统对电池进行预热,增加电池的活性,然后再充电,如此情况下充电速度会更快,也更有利于电池。
如此电池是不是如宠物一样,平时得遛狗,保持电池活性;对电池进行预热再充电,就如喂宠物之前,还要让宠物保持愉快的心情,这电车简直比宠物还要娇气,本来买车是为了便利的,如今却时刻得小心翼翼地呵护它。
电车的保险费较贵,往往比燃油车高出两成以上,然而电车需要购买的保险类型也更多,一些车主为了省钱就这不买、那不买的,这样往往会吃大亏。考虑到电车的特性,自燃险其实是电车必须买的,还有个与充电相关的险种可能车主不了解,那就是电网故障损失险,这是因为电网的电压、电流可能不稳等原因会影响电池,甚至烧毁电芯,这些专门针对电车的险种都是需要买的,如此一来更是导致电车保险费超高。
可以说购买电车的车主,用车的时候,必须如读书时复杂功课一样,在网上查找各种需要注意的用电事项,甚至不得不列出一张表格,在充电之前得细细对比,如此才能确保电池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否则车主就可能面临重大的损失,毕竟如今维修电池动辄就是以万元计算,而电池一旦报废,换电池的价格更是低要数万,高可能要20万以上(某外资电车品牌更换电池要2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