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极氪汽车被曝通过直营门店将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作为“新车”销售,引发消费者大量投诉。尽管极氪官方回应称涉事车辆为“可正常销售的展车”,并强调其法律属性为未注册的全新商品车,但事件仍暴露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销售模式、数据透明度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深层矛盾。
展车与“0公里二手车”之辩
据媒体报道,多地消费者在极氪直营门店购车时,发现所购“新车”已购买交强险甚至完成过户登记,实际为“0公里二手车”。极氪回应称,涉事车辆均为展车,虽投保交强险但未开具零售发票、未注册上牌,仍属全新商品车,折扣销售是行业普遍现象。但部分消费者反应,在购买极氪品牌“展车”时销售未明确告知车辆为展车或库存车,存在欺诈嫌疑。
“0公里二手车”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0公里二手车”是指已完成登记但未实际使用的新车,通过二手车渠道低价销售。这一现象在行业内普遍存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达1961.42万辆,其中“0公里二手车”占比估计达5%以上。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现象已形成灰色产业链,折射出行业深层次内卷压力。
极氪品牌信任危机
此次事件对极氪品牌形象造成冲击,也暴露出极氪品牌直营模式的管理漏洞。尽管极氪强调“坚决反对销售0公里二手车”,但如何平衡销量目标与消费者权益,仍是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根据6月销量数据显示,6月份极氪汽车交付量仅为16702台,同比下滑17%。
公开资料显示,2021—2024年,极氪净亏损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82.64亿元、57.9亿元,再加上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7.63亿元,累计亏损已经近300亿元,何时盈利依然是个未知数。
极氪风波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激烈竞争下的生存困境。车企需在合规与创新间找到平衡,而监管部门应加快完善法规,堵住“0公里二手车”的灰色通道。对于消费者而言,应该理性购车、仔细核查车辆手续,更重要的是选一个可靠的品牌,才是避免纠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