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核心问题难解决,固态电池26年恐难量产
创始人
2025-07-20 05:22:57
0

集能量密度高、补能速度快、性质稳定等多重优势的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新能源时代的理想能源方案。为了抢占更有利的市场地位,部分企业已经公布了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甚至有企业计划在 2026 年将固态电池量产上车。

然而,企业需要克服的技术瓶颈,可能要比想象中更大。

在日前举办的「2025 中国汽车论坛」中,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芳直言,固态电池仍存在四个在短期内难以突破的核心问题:离子传导通道不够明确、生产工艺复杂、安全控制未到位、大规模量产难度高。

说白了,固态电池的技术、材料和成本,在短期内很难有太大突破。

图源:智己汽车官网

不可否认,固态电池在理论上确实拥有足够全面的优势,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距离 2027 年也不过短短两年时间,能不能按照量产时间表下线似乎已经不重要,关键是消费者还有没有机会开上固态电池车。

国内主流车企和电池企业纷纷公布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经过不完全统计,大多数企业将固态电池的量产上车时间集中在 2026-2030 年这一范围内。

不只是国内,丰田、日产等日本企业已经进入全固态电池的试制阶段,奔驰、宝马、大众等德国企业也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

制表:电车通

王芳非常直接地说出固态电池现阶段的能力上限:「固态电池的安全边界确实要比液态电池更宽,但一旦突破这个边界,所承受的后果要比液态电池更严重」。

互联网传播速度飞快,电动车自燃起火很容易获得关注和讨论,越来越多「自燃事件」加深了消费者对「电动车不安全」的刻板印象,因而消费者对电池安全看得很重。

新能源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为了体现更多的诚意,车企对电池安全的要求可谓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还用「超国标」测试矩阵来拉开与其他车企的差距,各种挤压测试、底部电池装机、泡水测试、外部火烧测试、枪击 / 极端穿透等测试结果直接在新车发布会上公布。

图源:极氪汽车官方

今年 5 月 22 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T/CSAE 434-2025),该标准首次明确了「全固态电池」的定义,要求离子传递完全通过固体电解质实现,与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形成严格的技术分界。这样一来,就能有效避免车企拿「全固态」「半固态」等概念来炒作。

固态电池的安全边界足够宽,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卖点,但如果让消费者要接受 1% 可能性的更严重后果,电车通认为愿意选择固态电池的消费者不会多,而且有良心的企业,也不愿意打造出这样的产品。

由于固态电池还没有量产上车,关于固态电池的安全能力仅限于车企的「口头话术」中。其中,上汽集团在回答投资者时透露,「全新一代固态电池的安全性能更好,在针刺以及 200 摄氏度热箱场景下,能确保电芯不起火不爆炸」。

国轩高科发布的金石全固态电池,「历经 365 天极限验证,单体容量提升 150%,预紧力下降 90%,无惧针刺、热箱、外短、过充等考验」。

图源:广汽集团

企业对固态电池的口径高度一致,但现阶段只是明确了全固态电池的标准体系,暂时还没有建立全固态电池的安全要求。

要知道,实验室成绩不等于量产上车的真实表现。如果想要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车后能被更多消费者信任,不仅需要车企本身设定足够高的要求,还需要相关部门尽早设定全固态电池的安全标准,有标准可依,才能完全避免消费者相信某些车企的「自嗨」。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新能源时代再上一个台阶的关键技术。一方面,混动车不过是「过渡动力方案」,纯电动车才是未来趋势,另一方面,绝大部分新能源车所采用的液态锂电池,都没有完全解决极端温度下电池衰退严重等问题。

但现在,车市环境不一样了。

首先,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去年年底提出,「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车企进一步加强了混动新车的推出力度,光是混动 SUV,今年就已经推出了零跑 C16、方程豹豹 8、腾势 N9、问界 M8、领克 900 等全新重磅产品。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2025 年 6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今年上半年插混车和增程混动车分别呈现出 31.5% 和 16.5% 的同比增长,可见国内大部分消费者已经认可了混动车型带来的高能效优势。

图源:乘联会

换而言之,混动车是当下市场的主流选择之一,内燃机不会那么快就退出历史舞台,针对混动系统中的混动发动机或者增程器进行投入研发,已经成为车企的盈利之道。

其次,虽说液态锂电池的续航衰退快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但现如今的纯电动体系足够丰富,消费者还有闪充技术和换电技术可选,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解决续航衰退快的问题,甚至还延缓固态电池的发展速度。

今年 3 月 17 日,比亚迪发布了超级 e 平台,其中的闪充电池更是可以达到全球量产最快充电速度——闪充 5 分钟,畅行 400 公里。不仅如此,极氪和华为数字能源紧随其后,发布了 1.2MW 全液冷充电桩和最大功率为 1.5MW 的充电产品。

诚然,这些闪充技术还没有形成庞大的体系,但这也表明,液态锂电池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家车企如果要在攻坚难度极大的固态电池以及液态锂电池「闪充技术」中进行投入选择,已经有友商实现的「闪充技术」更有可能成为主要投入对象。

图源:蔚来汽车官网

不仅如此,比闪充技术补能速度更快的换电技术,也是当下主要的发力点。蔚来现在的换电体系比较庞大,光是换电站就已经拥有超 3000 座,甚至比理想、小鹏的超充站数量还要多。

当电池技术逐步进步,换电站需要考虑支持多种规格电池包,设计新车时也需要让电池兼容更多换电站,或许这会牵制新车的升级,成为换电车型的短板之一,但从体系来看,短期内蔚来的换电站不会倒下,而且随着乐道 L90 的大火,消费者对换电站的依赖程度只会更高,换电站会成为与超充站、闪充站抗衡的补能体系之一。

当混动技术、闪充技术、换电技术足以填饱市场的情况下,主打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不再是「必需品」,而是「可选品」,车企的发展重心肯定会围绕高利益的方向发展,完全有可能把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节点一拖再拖。

理论上来说,固态电池的综合能力肯定强于液态锂电池,但固态电池要想量产上车需要克服的问题确实有些多,技术、原材料、性能稳定性、安全以及补能实施都需要得到保证。

更重要的是,固态电池本身的成本已经很高,电池研究机构 Battery Intelligence 发布的研究报告透露,固态电池的单位成本高达 1200 元 /kWh,是传统液态锂电池成本的 3 倍多。

另外,加上固态电池在研发过程中已经消耗了不少成本,前期量产的固态电池车必然会贵,这就意味着固态电池车前期很难实现大规模量产。

对于车企发布的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电车通持有怀疑态度,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这就已经需要企业花费数年的时间,更何况现在全固态电池还在量产上车的「前夜」。真正实现固态电池的大规模投入,乐观估计可能要等 5 年左右的时间。

来 源 | 雷科技

推荐阅读——

小型核电池新突破,满电续航数十年

多企披露固态电池量产时间 产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科学家重大突破!固态电池致命难题“突然短路失效”有救了

中科海钠:全球首款商用车专用钠离子动力电池通过强检测试

我国钠离子电池技术巨大突破 专家:未来或成锂电价格平衡器

全球首个无负极钠固态电池问世:历时8年、历经 100 多次实验失败

全球最大:我国首个百兆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投运

外媒科学网站摘要:几秒钟内完成充电的钠离子电池

北大2025首篇Nature:新型固态锂硫电池问世,循环寿命超25000次

我科学家制备出高性能柔性叠层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 23.4%

“打一针”让锂电池寿命增十倍,复旦新成果登上《自然》

新突破!我国科研团队解锁太阳能电池“长寿密码”

☞商务合作:☏ 请致电 010-82306118 / ✐ 或致件 Tiger@chinaaet.com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72v1000w电动车跑多快 ... 72v1000w电动车的理论速度主要受到电池电压和电机功率的影响。72v电池电压较高,搭配1000w...
奥迪车机连不上网解决办法 奥迪... 奥迪车机连不上网的解决办法如果您的奥迪车机无法连接互联网,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打开手机...
捷豹和奥迪哪个档次高 捷豹和奥... 捷豹与奥迪,两者均堪称汽车界的佼佼者,但究竟哪个档次更高,这需从多个维度细致剖析。捷豹,这个源自英国...
qq飞车t车和s车区别 qq飞... QQ飞车的赛车按照等级低高不同,依次划分为D级、C级、B级、A级、S级5种等级。其中,S车是等级最高...
梅花公路车什么档次 梅花公路车... 梅花公路车属于中端档次,这是Colnago竞赛级产品中的中端产品。它的车架采用了一体设计,并搭配了整...
摩托车暴晒后很难打火正常吗 摩... 摩托车暴晒后难以启动是否正常?摩托车启动困难并冒出黑烟,与被太阳晒并没有直接关系。摩托车排气管冒黑烟...
开奥迪r8的男人是有多有钱 开... 开奥迪R8的男人需要具备相当的财富。在上海拥有两套房产可能还不够,正常情况下可能需要至少5000万。...
林肯油箱盖怎么打开 林肯油箱盖... 林肯油箱盖的打开方式有三种:钥匙打开、车内开关和直接按压打开。1. 机械钥匙打开式这种打开方式比较复...
油锯为什么油门加大感觉没劲 油... 油锯在加大油门时感觉动力不足,可能由以下几个因素导致:首先,链条过度磨损或润滑不足会增加传动摩擦,阻...
货车离合片一般能用多久 货车离... 离合片是货车行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它的使用寿命与司机的驾驶习惯和路况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离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