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新手司机,或者平时经常要跑乡间小路、城郊非铺装路段,那么你一定要记住这句“土味”顺口溜:“走灰不走白,见黑要停下。”乍一听好像是说衣服配色,但其实这背后藏着的,是无数老司机在真实路况中踩过坑、吃过亏,甚至差点出事故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关键时候能救命,绝对不是说着玩的。
现在很多人都在城市里开车,觉得路况很好,红绿灯、地面标线、护栏应有尽有,再加上导航精准、灯光照明充足,就算下雨天也没觉得多危险。但你要真去一趟农村老家、或者偏远的山路,立马就会知道“什么叫看不清路,什么叫不敢踩油门”。
尤其是在雨天、夜路、雾大视线差的时候,你眼睛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这个时候,“灰、白、黑”这三种颜色,就是你最好的“识路雷达”。
首先我们来说说:“走灰不走白”
灰色,其实指的是正常的水泥或沥青路面,也就是干燥、结实、没有太多隐患的那种。白色,则很可能是积水、浅坑、抛光湿滑路段的“伪装”。为什么这么说?
下雨后的地面,水洼在光线的反射下往往会泛出白光,看上去“亮亮的”,但实际上那很可能是一个浅坑,或者一片湿滑区。而如果你一脚油门冲上去,轻则溅一身泥,车子打滑,重则陷入泥坑,轮胎打滑脱困困难,甚至冲出路基。这一点,开过县道、林道、或者烂泥路的人一定深有体会。
再比如一些柏油路,虽然铺设了沥青,但沥青含有沙粒、矿粉,在夜晚灯光下呈现偏暗的灰色,而不是泛白。所以真正安全、结实的路,看上去反而是灰不溜秋的,越亮越反光的地方,越要当心。
这也就是老司机说的“走灰不走白”,不是说颜色好不好看,而是说别走那些反光、泛白的积水路段,尤其是在你根本看不清深浅的时候。
接着我们聊聊:“见黑要停下”
那“黑色”又是什么意思?别误会,不是说晚上没路灯的地方都不能走,而是指那种明显比周围颜色更深、甚至发黑的区域,通常意味着有深坑、塌陷,或者沥青表面严重磨损。
尤其是在有些年久失修的乡道,表层路面早就坑坑洼洼,晚上如果没灯,你根本看不出来哪里是落差,哪里是坑。但只要你开车保持一定速度,远光一照,地面明显变黑的地方,就要引起警觉。
因为这些发黑的路面,通常是因为:
这时候,你最好减速,甚至直接停下来观察一下,别不当回事地一脚油门过去,那可是有可能“一脚踏空”的。
很多老司机就吃过这样的亏。白天一切正常,晚上下雨加照明差,一不小心车轮压到黑漆漆的一块路面,结果整个车直接陷进坑里,要么拖车,要么轮胎卡住动不了,耽误时间事小,真出事可就是大麻烦。
这种顺口溜看似简单,其实都是经验的沉淀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类“土话”、“老话”当玩笑听,其实真不该如此。别看它不像专业手册那样高大上,但却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帮你避开危险。
尤其现在开车跑农村、回老家、走烂路的情况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第一次开车走夜路,根本没概念。导航再智能,也不可能告诉你前方的坑有多深、积水是否会打滑。而像“走灰不走白,见黑要停下”这样的口诀,才是真正“印在脑子里”的警示灯。
“走灰不走白,见黑要停下”,记住了,再遇到复杂路况的时候,说不定它就能帮你避开一次大麻烦。
你有过因为“看错路面颜色”而出过事或者遇到麻烦的经历吗?欢迎留言说说,也让更多人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