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章男又开炮了!这位丰田董事长最近语出惊人:“一辆电动车的污染等于三辆混动车”。此言一出,全网炸锅——电动车不是“环保先锋”吗?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丰田章男的核心逻辑是:电池生产“脏”,电力来源“黑”。
生产环节:电动车电池需开采锂、钴等金属,碳排放高达14吨,是混动车(7吨)的两倍。
用电环节:日本煤电占比76%,电车充电相当于“烧煤”。按此推算,丰田卖出的2700万辆混动车减碳效果才抵得上900万辆电车。
但问题来了:这算法只算“出厂账”,却忽略了电车“越开越干净”的关键事实!
研究数据直接打脸丰田:
还债期:美国阿贡实验室发现,电车行驶3万公里后,生产环节的“碳债务”就能抵消,之后每跑一公里都在“净赚环保分”。
长期碾压:跑到20万公里时,电车总排碳比混动低40%!
地域差异:在四川(水电为主),电车碳排放仅为混动1/3;即便在煤电大省内蒙古,也只相当于0.1升汽油的污染。
环保争议背后,藏着一场产业生死局:
丰田若全面转向电动,日本550万燃油产业链工人恐失业。
混动技术是丰田称霸30年的“护城河”,而电动化浪潮正冲击其根基。
难怪丰田章男高喊:“敌人是碳,不是内燃机!”——本质是给自家技术转型拖时间。
丰田的“混动更环保”论,正被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淘汰:
中国:煤电占比已从80%降至71%,2030年清洁能源发电将再涨40%。
美国加州:电网清洁化让特斯拉Model Y每英里碳排放(80克)远低于普锐斯(130克)。
电池进化:磷酸铁锂电池(LFP)等新技术,正大幅降低生产污染。
丰田的“1电=3混”是一张过时的快照,而电动化已是动态电影。对普通人来说:
通勤党:家里有桩闭眼入电车,低成本+真环保;
长途党:插混短途用电、长途烧油,焦虑清零;
务实派:预算有限选混动,省油又稳当。
环保不该是技术站队,但数据不说谎:电车越跑越干净,电网越绿越省钱。丰田的“苦衷”你买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