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条轮胎上面都会有这样一串神秘的数字,比如205/55R16,其中最常用到的是16,它指轮胎的直径。而205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就是指轮胎的宽度,是205毫米。我们常见的轮胎宽度有185、195、205、215、225,作为家用车,一般195左右的比较常见,225就算是非常宽了。
而一些豪车,一些性能很强的车,它们的轮胎往往会更宽。每次看到超跑的轮胎,我都忍不住想,这玩意儿真的不是从拖拉机身上扒下来的吗?尤其是像兰博基尼大牛、保时捷911这种车,后轮宽度动不动就300mm,堪比人的肩膀宽度,感觉切成两半都能用来划船了。但问题是,轮胎真的是越宽越好吗?为啥买菜车不搞这么宽呢?
先说豪车为啥都用宽轮胎,就是为了抓地力强,不打滑,提高整体性能。我们知道豪车的马力都是比较大的,车子动力非常强,动不动500匹、600匹。一脚油门下去,要是轮胎不够宽,只能在原地打滑空转,纯粹在浪费动力,性能发挥不出来。
而宽轮胎接地面积大,能提供很高的抓地力,急加速时宽胎跟粘在地上似的,噌地就能蹿出去,推背感直顶嗓子眼,能充分发挥出车辆性能。刹车也是一样,宽轮胎的摩擦力大,刹车力也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平稳刹停。就像穿篮球鞋的和穿拖鞋的比急刹,哪个稳?尤其是大马力后驱车,窄胎?分分钟让你体验甩尾漂移。
轮胎越宽,侧向支撑越好。普通车高速过弯,轮胎吱吱叫,感觉快翻了。而性能车过弯,轮胎死死咬住地面,稳得让你怀疑物理定律。这也是为啥赛道车、超跑都用超宽胎,不然弯道直接变碰碰车。
宽轮胎还有一点好处,那就是看着很帅,霸气十足。你瞅瞅法拉利、迈凯伦,那后轮宽得跟坦克似的,一看就不好惹。厂家也知道,买豪车的人,一半是买性能,另一半就是买气场,气场必须做足了。
那么轮胎越宽越好吗?当然不是,虽然宽轮胎很香,但并不是所有车都适合,甚至有些车强行换宽胎,反而更垃圾。
首先是费油,听朋友说,他开的时捷911,市区开油耗在15升左右,高速也得10升以上,比我家那台CR-V足足多烧一半油,一般人真承受不起。宽胎就像人穿一双又重又大的鞋跑步,脚接触地面的面积大了,鞋重了,阻力自然就上去了,发动机得憋着劲儿才能带动,油耗能不高吗。
最坑的是换胎成本。我那朋友前段时间右后轮扎了个螺丝钉,补不了只能换,一条胎花了4800。我当时就惊了,这价钱够我换全车四条胎还有得剩。而且宽胎因为扁平比低(胎壁薄),特容易鼓包,过个减速带快了点,稍微蹭一下马路牙,就可能废掉,简直是行走的碎钞机。
那普通车能换宽轮胎吗?
完全没有必要,普通车动力不够,宽胎发挥不出优势反而拖后腿,走不动。就像把你的鞋换成十斤重的,长50厘米宽20厘米的大鞋,你还能走动吗,是不是要费很大的力气。用原厂的轮胎,急加速也不会打滑,何必去换宽的呢?原厂的轮胎最均衡,别瞎折腾。厂家调校时已经考虑了油耗、操控、舒适性的平衡,除非你下赛道,否则原厂胎宽就是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