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驾驶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时刻。近日,滴滴自动驾驶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到2030年在全国范围内部署超过100万辆无人驾驶车辆。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使滴滴成为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服务平台,也让普通民众享受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梦想更近一步。
目前,滴滴自动驾驶已在国内11个主要城市展开规模化测试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滴滴已投放超过3000辆L4级自动驾驶测试车,累计测试里程突破8000万公里。特别是在上海嘉定等示范区,滴滴自动驾驶车辆已实现核心区域的全天候运营,技术可靠性显著提升,复杂场景下的接管率已降至0.1次/千公里。
根据滴滴的战略部署,未来将分阶段推进"百万计划"。第一阶段,到2027年将在50个城市部署10万辆无人车,重点覆盖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第二阶段,到2030年实现100万辆的运营规模,届时无人车将占滴滴平台总运力的30%以上。这一规划与交通运输部最新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高度契合,为商业化运营提供了政策保障。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滴滴采取了"技术研发+产业合作"的双轮驱动策略。据悉,滴滴已累计投入超过200亿元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并与广汽、比亚迪等国内主流车企达成量产合作协议。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和规模化生产,新一代无人车的成本较初期已下降60%。此外,滴滴还与百度Apollo等科技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高精地图和AI算法的优化升级。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滴滴的"百万计划"不仅将重塑城市出行生态,更将推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这一目标如期实现,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的国家,并带动形成万亿级规模的智慧交通产业链。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政策的持续完善,滴滴自动驾驶正在加速从测试示范向规模化商用转变。在不远的将来,"手机一点,无人车即到"的便捷出行方式将成为现实,而滴滴无疑将在这一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不仅是滴滴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