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程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出行巨头正以清晰路线图重塑未来交通格局。
滴滴自动驾驶今日宣布,将在2025年底前投放超过10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这一行动标志着其自动驾驶技术正式从测试阶段迈向大规模商业化运营。
当前规模:3000辆测试车奠定基础
截至2025年上半年,滴滴已在上海、广州、北京、武汉等11座城市部署了超3000辆L4级自动驾驶测试车,累计测试里程突破8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000圈)。
在核心运营区域如上海嘉定、广州南沙,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试运营日均订单量已超过10万单,复杂道路接管率降至0.1次/千公里,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阶梯式目标:从千辆到百万辆的战略路径
2025年目标:投放1000辆新一代L4级无人出租车,车辆由滴滴与广汽、比亚迪联合研发,成本较初期下降60%,具备全天候运营能力。
2027年目标:车队规模扩张至10万辆,覆盖50座城市,成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运营平台之一。
2030年愿景:实现100万辆自动驾驶车运营,占滴滴平台总运力的30%以上,相当于当前全国出租车总量的三分之一。
技术+政策双驱动
新一代无人车搭载33个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及红外相机,实现360°全场景感知。2024年交通运输部《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实施,为商业化扫清政策障碍。
滴滴自动驾驶CEO张博表示:“2025年是滴滴Robotaxi规模化运营的关键一年,1000辆无人出租车的落地意味着技术正式从测试走向商业化,未来3-5年将是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