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滴滴自动驾驶携新一代L4级前装量产车型及最新技术成果亮相,成为展会焦点。该车型搭载滴滴自动驾驶全新一代硬件平台,配备33个传感器,强大的硬件配置吸引了众多关注。滴滴自动驾驶明确表示,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产业伙伴携手推进技术创新,为乘客提供更便捷多样的出行服务,这既展现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突破,也释放出加速规模化落地的信号。
回顾发展历程,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布局较早。2016年,滴滴启动相关技术布局,由联合创始人张博带队组建团队,专攻L4级自动驾驶系统。2019年8月,滴滴将自动驾驶业务升级为独立公司,聚焦核心技术研发与商业拓展,进入专业化运营阶段。2020年,滴滴在上海首次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实现从实验室到真实道路的关键跨越,为Robotaxi商业模式验证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加快量产和落地,“主机厂+智能驾驶技术公司+出行平台”的深度协同模式成为行业趋势,滴滴自动驾驶积极参与其中。2024年4月,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成立合资公司“广州安滴科技”,旨在加速无人驾驶规模化和商业化落地。2025广汽科技日上,双方合作开发的首款具备全球适应能力的前装量产L4高度自动驾驶车首次亮相,展示了滴滴在自动驾驶产品化上的阶段性成果,也释放出明确的量产信号。滴滴自动驾驶COO孟醒表示,合资公司获批及首款量产车的进展,标志着自动驾驶行业进入产品化新阶段,双方将加速实现无人驾驶规模化和商业化落地。
在运营测试方面,滴滴自动驾驶的Robotaxi车队已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的示范区稳定运营多年。在混合派单机制和智能调度系统支持下,Robotaxi行驶稳定,服务体验良好。截至目前,系统已连续1800多天无重大安全事故,运营可靠,用户口碑持续提升,为扩大投放规模、进入更多城市奠定了基础。
资本市场对滴滴自动驾驶持续看好。自独立以来,其已完成多轮融资,2024年10月C轮融资后,累计筹资金额超15.5亿美元。据彭博社报道,滴滴自动驾驶正与多家潜在投资方洽谈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有望达50亿美元,背后有软银、IDG资本等重量级机构支持。
当前,滴滴自动驾驶正加速从技术验证走向城市级部署。凭借在产品、平台、算法、用户运营等方面的积累,其具备在自动驾驶竞赛中脱颖而出的潜力。据悉,滴滴计划年内加速Robotaxi部署,这将成为其大规模商业化的真正起步。从技术探索到量产车型落地、资本与政策加持,滴滴已在自动驾驶赛道进入加速通道,正站在商业化爆发的前夜,未来拓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