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众把EA211发动机塞进增程车ID.ERA时,整个新能源圈炸了锅。这台曾经装在朗逸、速腾上的“国民发动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增程器,还扬言要“教新势力造车”。但现实真有这么美好吗?
大众这次确实下了血本。EA211 1.5T EVO II用上了米勒循环、保时捷同款VTG可变截面涡轮,甚至把热效率从老款的35%拉到了40%。数据看着挺唬人?但转头看看国产阵营:奇瑞增程器热效率44.5%,长安干到43.31%,就连理想用的新晨动力都稳压大众一头。所谓“技术碾压”,还没上场就先矮了半截。
更打脸的是,大众高管前脚刚骂完增程式“落后技术”,后脚就自己搞起了增程车。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说到底,还不是被中国市场逼的!2024年理想卖了49万辆增程车,问界靠着华为智驾杀出血路,大众再端着架子,连汤都喝不上热乎的。
当然大众也有杀手锏。EA211卖了1300万台,可靠性久经考验,92号粗粮就能喂饱,维修网点遍地都是。新势力们最怕的“品牌倒闭找不到配件”的焦虑,在大众这儿根本不存在。再加上德系一贯的激光焊接、空腔注蜡工艺,ID.ERA把“耐用性”三个字焊在了车架上。
但消费者真吃这套吗?开过增程车的都懂,核心体验是“纯电驾驶感+无续航焦虑”。大众NVH调得再好,增程器启动时能比得过理想L系列的“无感介入”?华为赋能的问界智驾摆在面前,大众的Momenta方案又能拿出几分胜算?
最要命的是价格。新势力早就杀红了眼:零跑C16把六座增程SUV干到15.58万起,配置还塞满冰箱彩电大沙发。大众要是端着合资身价定个30万+,怕是要重蹈ID系列纯电车的覆辙——展厅里转悠的人多,真掏钱的没几个。
说到底,大众入局增程赛道,是传统巨头迟到的自救。但想靠一台热效率垫底的“魔改发动机”就实现降维打击?新势力用销量证明:技术可以赶超,用户心智一旦占领,再老的戏骨也得按新规矩唱戏。 大众真正的考题从来不是技术,而是敢不敢放下身段,和国产车贴身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