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企圈,产品经理是个神奇的岗位——既要懂用户,又要扛指标;既要会算账,又要能“吵架”。而在北汽新能源商品创造中心商品定义部,就有这么一群“较真派”的产品经理们,TA们靠着“共情力MAX的细节控”+“市场敏感度拉满的危机感”+“为配置拍桌子的硬核战斗力”,硬是让极狐阿尔法S5从竞品的包围圈里脱颖而出。于凡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
01
死磕每个细节的“经营思维”
“这个产品是我开发出来的,我要把它从头负责到尾”。每逢竞品上市,即便再忙,于凡都会放下手头上的重要工作,饶有兴致地做着在别人看来相当无聊的配置对比,只求时刻保持对竞品车格的敏感度;算收益模型时,直接拎着零食“堵”财务经理工位,不把成本结构捋顺不罢休;上会汇报前如履薄冰如临大敌,配置成本、竞品参数、月销MIX、附件备参......准备得一应俱全。
“上下同欲者胜”,作为下级,他能理解“上”的焦虑。在于凡的字典里,没有“这不归我管”五个字。他以“主人翁”的姿态、慢慢学会从“经营者”的角度、以“怎样才能更好、怎样才能更快”的标准,做好每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
02
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
在N51项目组,始终充斥着“两种声音”,时不时会有按期过阀、达成每一个里程碑、销量超过竞品的欢呼雀跃,也有像于凡这样的“泼冷水专业户”准时上线“贩卖焦虑”的奔走相告,“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我们自嗨没有用。”
市场才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对市场的敬畏之心,让于凡在用户面前变得“秒怂”。即便自己对中改前脸再不满意,也会辩证去看调研结果,推翻自己的“设计审美强迫症”;上市后用户对哨兵和记录仪铺天盖地的呼声,让他在谨慎乐观中多了一份理性与冷静“用户给我们狠狠地上了一课”。
03
他的“方向盘加热”保卫战
如果要给于凡的职场名场面拍个纪录片,“方向盘加热保卫战”一定是他不想提及的话题。两年间,他为这个配置写了N版“正名”材料:从女性用户“十女九寒”的生理痛,到南方没有暖气的“魔法攻击”,从气象局的寒潮数据,到初霜冻的持续南移......不惜为了保住这个配置多次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拍桌子…...
也许有人会问,这个配置真的那么重要吗?许多竞品都没有,为什么我们要有?为它花时间、做材料、费口舌……值得吗?但正是这些“小而美”的品质与用心,在注意力愈发稀缺的当下,让极狐阿尔法S5与竞品与众不同。
商品定义部的产品经理们
作为产品经理,于凡的信条是:“对市场敬畏,对用户秒怂,对品质硬刚,对细节死磕。”如今,这个既会为0.1%成本优化想方设法,也会为0.1%竞争力提升绞尽脑汁的产品经理,依然保持着他的“双面人设”,在用户面前是“卑微凡”,在会议室里是“偏执狂”。但所有人都清楚,正是这种“较真到毛孔”的执着,才能让北汽新能源在刺刀见红的市场里,长出自己的护城河。这样的“较真派”,请给我们来一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