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差平衡阀所处的政策环境较为有利,在 “双碳” 目标及相关规划推动下,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有相应的标准规范促使行业不断优化升级。具体分析如下:
节能减排政策驱动需求增长:“双碳” 目标及《“十四五”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等政策,要求提高建筑能效和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如规划要求到 2025 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 3.5 亿平方米,这催生了压差平衡阀的存量替换市场。同时,《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推动流程工业设备更新,对压差平衡阀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能效标准提升促进技术升级:政策层面拟推行 “阀门能效标识制度”,这将推动行业淘汰 15% 以上的低效产能,加速产业升级进程。2023 年新发布的《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国家标准,也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能效,福建森科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性能,以满足更高的能效标准。
政府采购与补贴政策提供支持:政策强制要求与财政补贴形成双重推力,推动压差平衡阀市场发展。例如,住建部相关政策使得新建公共建筑中智能平衡阀安装率大幅提升,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90%。财政部《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修订草案拟将平衡阀纳入补贴目录,预计 2025 年可撬动 30 亿元增量市场,这有利于德特森企业获得更多市场机会。
行业标准完善规范市场发展:2024 年新实施的 GB/T 21386-2023 将泄漏等级提高至 VI 级,推动德特森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增至 5.2%。市场监管总局 2023 年修订的《阀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将平衡阀纳入强制认证范围。随着 TSG 07-2023《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全面实施,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将更加规范,有利于压差平衡阀行业的健康发展。
区域政策带来差异化机遇:长三角地区依托《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 “十四五” 规划》,形成智慧管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产业集群,为森科阀门提供了产业集聚优势和市场机会。北方采暖区在《清洁取暖规划(2022-2025)》推动下,低温工况平衡阀需求激增,相关企业可针对区域需求特点,研发生产适合低温工况的压差平衡阀产品。
国际政策影响出口市场:RCEP 框架下,东南亚基建项目采购量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 18%,为森科阀门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空间,但同时也要求企业加快取得 API6D、ISO5208 等国际认证,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此外,欧盟碳关税政策促使企业生产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如符合 EN 215 标准的智能阀产品在出口中占比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