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豪车市场的十年沉浮:从玛莎拉蒂的“半价甩卖”看行业变革
上海浦东一家4S店以38.88万的惊人价格甩卖2023款玛莎拉蒂SUV,引发全国热议。这台原价65万的豪华座驾,价格几近腰斩,甚至比特斯拉的降价策略更为激进。然而,销售的一句话迅速浇灭了消费者的热情:“经销商买断包销,与品牌无关。” 这意味着,这是经销商为清理库存而采取的“自救”行为,玛莎拉蒂品牌方对此并不知情,更不认可这种“廉价”的销售方式。曾经作为微商“爆款”、象征成功和身份的玛莎拉蒂,如今为何沦落到需要经销商“割肉”才能勉强生存的地步?这背后,折射出中国豪车市场十年间发生的巨大变革。
一、曾经的“贵妇标配”,如今的“库存积压”:玛莎拉蒂的“微商劫”与市场衰落
2017年,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全年销量高达1.44万辆,其中40%的车主为女性,远超海外市场5%的占比。彼时,玛莎拉蒂成为众多女性微商的“标配”,她们在朋友圈晒出提车视频,将玛莎拉蒂塑造成“成功”的象征,吸引着更多人加入微商行列。然而,这种“微商经济”的繁荣,也为玛莎拉蒂埋下了隐患。 玛莎拉蒂的意式风情与运动基因逐渐被“传销工具”的标签所掩盖,当村口理发店老板都能开上玛莎拉蒂时,真正的目标客户群体——追求真正品质与品味的消费者——开始却步。这种现象与当年LV老花包被仿品泛滥后,高端消费者纷纷转向其他品牌类似。 盛极而衰,自2017年巅峰之后,玛莎拉蒂销量一路下滑,2024年仅售出1228辆,同比暴跌71%;2025年前五个月更是惨淡,仅售出384辆,平均每月不足80辆,远不及当年一家4S店的月销量。 如今,38.88万的“半价”促销,与其说是“让利”,不如说是经销商无奈之下的“清仓大甩卖”。 销售人员坦言,仅剩一款白色内饰的2023款车型,库存已达两年之久。尽管落地价约43万,看似低于BBA同级别车型,但玛莎拉蒂高昂的零部件价格和保养费用,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移动碎钞机”。 换个保险杠的费用可能超过一辆比亚迪的售价,一次保养的费用足以支付半年的燃油成本。
二、经销商“买断包销”:豪赌还是无奈的撤退?
此次“半价玛莎”事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经销商买断包销”这一策略。这意味着经销商自掏腰包购入库存车辆,并自行定价销售,品牌方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尽管在汽车行业并非罕见,但对豪华品牌而言,玛莎拉蒂堪称首例。 经销商之所以冒险如此,是因为库存车辆持续积压,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如今的玛莎拉蒂4S店门庭冷落,销售人员感叹:“客户不再关注车型性能,而是价格,甚至还砍价。”与其让车辆继续积压,不如降价清仓,至少可以收回部分成本。更重要的是,随着明年国七排放标准的实施,这些2023款车型将面临贬值甚至报废的风险。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经销商对玛莎拉蒂品牌的未来失去了信心。近年来,玛莎拉蒂产品更新缓慢,电动化转型迟缓,新车型Grecale更被网友吐槽“长得像放大版的阿尔法·罗密欧 Stelvio”。 反观竞争对手保时捷、BBA以及劳斯莱斯,都在积极推进电动化转型,产品更新速度快,市场表现出色。而玛莎拉蒂却仍在“吃老本”,最终被市场所抛弃。因此,“买断包销”更像是经销商的“止损大甩卖”,试图在品牌彻底崩盘前保全自身利益。
三、中国豪车市场格局变迁:新兴消费者更看重“内涵”
玛莎拉蒂的衰落,是整个中国豪车市场变革的缩影。十年前,消费者购买豪车更多是为了面子,车标越大,价格越高,越能彰显身份。而如今,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更注重车辆的内在价值——科技配置、驾驶体验以及性价比。 他们更愿意花50万元购买特斯拉Model S,而非80万元购买玛莎拉蒂,因为特斯拉拥有自动驾驶、OTA升级等先进科技配置,而玛莎拉蒂除了强劲的动力,似乎缺乏其他亮点。 更重要的是,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对豪华车市场造成巨大冲击。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品牌凭借高科技配置和良好的品牌形象,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甚至一些中国高端品牌,例如仰望U8,也对传统豪华品牌构成威胁。这些品牌不仅在配置和科技感方面超越玛莎拉蒂,而且品牌调性也逐渐向“新豪华”靠拢。
四、38.88万的玛莎拉蒂值得购买吗?“买得起修不起”的风险提示
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38.88万的玛莎拉蒂值不值得购买? 对于不差钱的消费者而言,它或许是一台有趣的玩具车,毕竟以如此低廉的价格获得玛莎拉蒂车标,回头率绝对不低。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需谨慎考虑。首先,这是库存车,部分部件可能老化;其次,玛莎拉蒂高昂的维修保养费用,足以让人望而却步;最后,其保值率极低,未来转售时将面临巨大损失。 经销商的“半价甩卖”策略,抓住了消费者“捡漏”的心理,但消费者需警惕“捡到便宜却吃大亏”的风险。
结语:
从年销过万到月销不足百辆,玛莎拉蒂的十年沉浮,是豪华车市场祛魅的典型案例。 它证明,仅靠品牌符号和炒作难以长久立足,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在于产品力、科技感和性价比。玛莎拉蒂的“半价甩卖”事件,更是经销商、消费者和品牌方之间博弈的缩影。 除非玛莎拉蒂能彻底革新,拿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否则,它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