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
第五届成渝双城青少年科技雏鹰研学营活动
接近尾声
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
营员们来到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
深入探索智能制造与汽车领域的前沿科技
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
01
探秘长安汽车数智工厂
解锁“中国智造”密码
上午营员们来到长安汽车数智工厂,实地探秘一辆汽车的完整诞生过程,全方位了解总装车间的智能制造,探究数字化赋能汽车制造的价值。
踏入长安汽车数智工厂大门,营员们瞬间被眼前高度智能化的生产场景所震撼。自动化的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智能机械臂精准地完成各种操作,一辆辆汽车在流水线上逐渐成型。
“欢迎各位同学的到来,这里是整车制造的工艺车间,如果把汽车制造理解为建房子,那么你将在这里看到地基、房梁、屋顶这些主体建筑的搭建过程。”
工作人员一边带领营员们参观,一边耐心介绍数智工厂的生产流程与智能制造技术,让营员们深刻理解科技如何提升汽车生产质量与效率,以及智能化在汽车产业中的关键作用。
在参观过程中,营员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对汽车制造的精密工艺和先进技术赞叹不已。成都市龙泉驿区上东学校的罗明祥兴奋地说:“以前只是在书本上了解汽车制造,今天亲眼看到,太震撼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这里变得直观生动,机器人协作的精度与效率远超想象。”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周叙燃激动地分享:“从刚硬的钢板到智能的整车,总装线的流畅与智能让我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更具体的憧憬,我希望未来能投身中国汽车的‘智造’升级,为汽车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不少营员分享着这次行程的收获,此次参观,不仅让营员们对汽车制造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传统产业升级的强大推动力量。
02
走进上海交大重庆研究院
触摸百年底蕴与创新脉搏
下午,营员们来到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交大重庆研究院),院内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示,生动地展现了上海交大的深厚底蕴和辉煌历史,让营员们直观感受到这所名校“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的深厚底蕴。
在上海交大重庆研究院李浩博老师的带领下,大家驻足聆听上海交大跨越世纪的创新故事,当讲到上海交大优秀校友故事时,这些科学界的前辈们以其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的事迹深深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营员,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追求科学梦想的种子。
互动环节更让现场气氛升温。李老师笑着抛出问题:“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临近空间?它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呢?”话音刚落,一位营员立刻举手:“我知道!临近空间是指距离地面20到100公里的空域,介于航空和航天领域之间,能用于国防安全等领域!”
“非常棒!”李老师赞许地鼓掌,“除了国防应用,我们研究院建设的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还在民用领域大显身手。比如进行区域防灾预警、环境监测,或是依托相关技术守护城市安全监控,这些都是临近空间技术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哦。”
随后,营员们走进智能制造创新研发中心,近距离接触先进的智能制造设备和技术。李老师详细介绍了智能制造的原理和应用,展示了元宇宙虚拟驾驶舱数据研发平台、人机协同机器人研发平台等先进场景。营员们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各种设备的运行,并不时提出问题,与工作人员进行热烈的交流。在这里,他们亲眼目睹了科技如何改变人们生活,对智能制造的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
一场关于《航空航天课》的讲座将营员们带入了广阔的蓝天。上海交大重庆研究院罗珺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关键技术、运动状态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讲座后,紧张有趣的足球无人机赛事体验随即展开。营员们分组操控无人机,在限定场地内展开“空中足球”对决,时而精准转向避开障碍,时而巧妙控球发起进攻,欢声笑语中,大家亲身体验了无人机操控的奥秘,也对飞行控制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在互动环节,营员们积极提问:“无人机在山区信号弱怎么办?”“未来载人飞行汽车安全吗?”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问题从台下抛出。罗老师耐心解答并鼓励大家:“答案或许就在你们未来的研究中。”
通过这六天的研学活动,成渝两地的青少年们不仅拓宽了科技视野,增长了知识,更在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展现出成渝地区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相信在未来,这些科技“雏鹰”将继续追逐科技梦想,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