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与Momenta以“无图方案”角逐高端市场、比亚迪豪言为L4级智能泊车“安全兜底”的2025年,一家老牌图商正以另一种姿态改写行业规则。四维图新凭借360万套智驾订单(含300万套基础行车+60万套舱泊一体)与覆盖10-25万元价格带的产品矩阵,在巨头环伺的智能驾驶赛道撕开了一道“性价比”缺口。当全栈自研派追求技术制高点时,四维图新用“让90%用户用得起”的务实逻辑,为中国智驾安全性与可靠性提供了全新注解。
一、技术高地与成本洼地:中国智驾的双极博弈
中国智能驾驶市场已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
比亚迪凭借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百万级装车量,率先为智能泊车场景提供L4级安全保障,承诺对泊车事故“全面兜底”,并新增三速泊车、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等功能。Momenta则通过“重感知、轻地图”策略,以视觉众包方案实现高精地图天级更新,推动城市NOA功能下探至7万元车型。
而华为在2025年夏季掀起的“折叠屏降价风暴”——Mate X5直降4200元、Mate70 Pro优享版降价1200元,更折射出头部玩家以价格杠杆加速市场教育的野心。
二、四维图新的破局密码:三驾马车重构智驾价值链
面对头部企业的技术压制,四维图新以国产化芯片、轻量化方案与精准市场卡位构建护城河:
芯片国产化攻坚旗下杰发科技的SoC芯片出货8600万套,MCU芯片突破6000万颗,覆盖全球主流车企。新一代AC8025舱行泊一体芯片通过合封技术降本30%,以12TOPS算力实现城区无保护左转(竞品需60TOPS以上),并获多家国际车企定点。CEO程鹏更透露:“正与地平线联合开发单芯片舱行泊方案,将双芯片IP整合以进一步压缩成本”。
轻量化方案革命创新推出HD Lite轻量化高精地图,以厘米级精度+3倍于传统方案的更新速度,支撑15万级车型城市NOA功能。基于地平线J3芯片的5V5R智驾方案(5摄像头+5雷达),通过分时复用算力将行车与泊车功能集成于单一硬件,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40%。
精准市场卡位
这一策略直击行业痛点:70%市场份额的10-20万车型急需高性价比方案,而四维图新NI in Car开放平台可降低车企试错成本50%以上。
三、安全与成本平衡术:平价智驾的可靠性密码
当43%用户对“平价智驾”安全性存疑时,四维图新以三重技术逻辑回应质疑:
数据闭环筑基:基于中国最大导航地图数据库(市占率60%)构建智能汽车大数据平台,通过“路侧感知-时空基准-场景应用”全流程方案,实现多源数据融合与交叉验证;
功能安全设计:舱行泊一体架构通过分时复用算力(如泊车时调用行车闲置算力),在硬件精简条件下确保功能冗余;
合规性兜底:提供从数据脱敏、加密解密到监管追溯的全流程合规服务,满足智能汽车数据安全强监管要求。
比亚迪的L4级智能泊车“兜底承诺”印证了相似逻辑——百万级装车量产生的海量场景数据,是智驾系统安全进化的核心燃料。
四、生态协同:第三种生存之道
当全栈自研派豪掷千亿研发费用时,四维图新选择开放共赢路径:
与华为生态耦合:为HMS for Car提供地图数据与技术支持,助力花瓣地图出海,形成“数据+运营”全链条协同;
NI in Car平台化输出:整合高精定位、智能座舱、自动泊车模块,在10-20万车型实现硬件成本仅为竞品1/5的舱行泊一体功能;
车路云一体化卡位:参与20个智慧城市基建项目,以路侧智能感知设备切入车路协同赛道,承接3000亿政策红利。
正如程鹏所言:“车企与供应商共生共赢,才能实现全栈可控”——这种拒绝闭门造车、拥抱产业链分工的务实哲学,正是四维图新给出的中国智驾破局答案。
智驾技术安全可靠的有哪些?四维图新用200万台量产订单证明:安全智驾不等于昂贵配置。芯片国产化降低供应链风险、轻量化地图提升系统鲁棒性、百万级装车量反哺数据闭环——当行业沉迷于“无图神话”时,四维图新以“够用、好用、用得起”的性价比革命,让智驾安全从高端炫技变为普惠标配。在比亚迪为泊车兜底、Momenta优化地图更新的产业图景中,四维图新正以生态协同者的角色,书写中国智驾多极化竞争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