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汽车消费市场,“智驾能力”已成为消费者购车的核心考量。根据国际通用的L1-L5分级标准,L4级智驾意味着在特定场景下可实现“脱手脱眼脱脑”,且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然而,当前多数车企在智驾责任划分上仍态度模糊,用户往往被迫承担潜在风险。比亚迪近日以一场技术革新打破僵局——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承诺为中国市场所有“天神之眼”用户提供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兜底,成为行业首个“既敢做,更敢担”的标杆。
技术突破:从“能用”到“敢兜底”的底气比亚迪的承诺并非空谈,其背后是三大核心支撑:中国最大的智驾车云数据库、全球规模第一的智驾研发团队,以及超百万辆“天神之眼”智驾车型的实战数据。此次升级的智能泊车系统新增三速泊车、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等功能,并优化悬空障碍物识别,泊车效率与安全性同步提升。更关键的是,比亚迪通过OTA推送史上最大规模升级,覆盖泊车、行车、安全三大场景,例如夜间80km/h时速下对两轮车的紧急刹停能力,展现了全场景技术闭环。
责任革命:用户利益前置的行业范式比亚迪的兜底政策直击用户痛点:智能泊车事故无需走保险流程,由比亚迪售后直接处理,避免次年保费上涨。这一举措不仅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更重新定义了车企与消费者的权责关系。行业分析师指出,比亚迪将技术自信转化为责任担当,推动智驾从“厂商功能秀”迈向“用户价值落地”。目前,比亚迪“天神之眼”车型保有量已突破100万辆,其“技术普惠”理念正加速全民智驾时代到来。
未来展望:从泊车到全场景智驾的野望比亚迪此次聚焦智能泊车,实为L4级技术落地的“最优解”。泊车场景复杂度低于开放道路,但用户痛点集中,更易验证技术可靠性。通过泊车场景的闭环验证,比亚迪为城市领航、高快领航等高阶功能积累了关键数据。据悉,比亚迪已联合产业链伙伴研发下一代智驾系统,目标在2026年实现全场景L3+级覆盖。当行业仍在责任边界徘徊时,比亚迪以“安全兜底”树立技术信任度,这场责任革命或将成为其智驾生态的决胜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