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9日举行的2025年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AI for Good Global Summit)上,萝卜快跑无障碍服务获得“人工智能向善”杰出案例奖。据悉,萝卜快跑也成为2017年峰会发起以来,全球首个获得该奖项的无人驾驶公司。然而奖项光环背后,更多人将目光投向自动驾驶和无障碍服务结合这一领域。当自动驾驶“牵手”无障碍服务,从盲道到云端,又将如何重塑特殊群体出行生态?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刘暄)在7月9日举行的2025年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AI for Good Global Summit)上,萝卜快跑无障碍服务获得“人工智能向善”杰出案例奖。据悉,萝卜快跑也成为2017年峰会发起以来,全球首个获得该奖项的无人驾驶公司。
然而奖项光环背后,更多人将目光投向自动驾驶和无障碍服务结合这一领域。当自动驾驶“牵手”无障碍服务,从盲道到云端,又将如何重塑特殊群体出行生态?
多方布局无障碍服务
今年4月17日,萝卜快跑推出无障碍服务。“无障碍服务是萝卜快跑专为视障人士打造的出行解决方案,包含蓝牙自动解锁、语音开关车门、全场景语音交互等功能,帮助视障群体解决外出时面临的多重挑战,为其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出行体验。”萝卜快跑相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例如,当视障用户的手机开启蓝牙靠近车辆时,车门会自动解锁;系好安全带后,用户仅需通过语音指令“开始行程”即可关闭车门、启动车辆。行程中,用户可随时唤醒系统,进行座椅按摩、空调温度调节、音乐播放等全场景语音控制。
据该负责人透露,萝卜快跑招募了数百名无障碍体验官,通过视障用户的真实反馈优化产品设计,并在武汉市按摩医院等场所增设首批“心愿服务站点”,未来将根据视障群体的诉求动态扩展服务网络。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除了萝卜快跑,驭势科技也在今年开始布局无障碍服务。
对于自动驾驶和无障碍服务的结合,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吴甘沙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动驾驶的终极意义,不是炫技式的技术突破,而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平等享受科技红利。
“对驭势科技而言,将无障碍服务融入自动驾驶技术,不仅是商业布局的选择,更是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坚信,当车辆能精准识别盲道上的拐杖声、能通过HMI界面(人机交互界面)将每一个语音导航转换成动态手语图谱、能通过摄像头读懂坐轮椅乘客的手势时,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社会文明的升级。”吴甘沙坦言。
技术融合下挑战与落地路径并存
对于视障等存在出行障碍的人群,吉林大学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孙天骏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动驾驶汽车搭载的智能座舱交互环境,能够为其提供语音、体感、触感以及多模态集成的操作系统。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与智能底盘等多技术、多领域的深度融合,加之人工智能开源大模型的持续升级,未来不仅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同时可兼顾更多特殊人群的具体需求。”孙天骏说。
与此同时,在自动驾驶技术和无障碍服务深度结合过程中,其技术挑战也受到关注。
在孙天骏看来,目前的技术挑战可以粗略概括为三个层面,在最基础的安全层面,需满足在任何复杂突发陌生场景下的绝对安全保障是第一要务;在性能层面,配合人、模仿人、代理人这三个层面如何做到更好是智能驾驶拟人智能化发展的技术趋势;还有在网络层面,5G与大数据时代下,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大型的移动终端,如何避免网络攻击,如何增强防御也是未来智慧交通与智慧出行将面临的主要挑战。
这种科技普惠模式如何在更多城市和地区落地以及让更多特殊群体受益?孙天骏认为,可以融合更多领域,比如类似医学、生命科学等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为面向特殊群体操控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与理论支撑;另外,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地域优势与特征,围绕特殊群体需求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自动驾驶汽车产学研体系,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自主可控的技术为支撑的链式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