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国标的电池新品来了。
起点锂电获悉,近日星恒电源与雅迪科技向京东交付首批国标认证的锂电两轮车,将投入家政服务、外卖配送板块。本批次车辆搭载星恒48V 24Ah锂电池,各项指标均满足《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及《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两个标准的要求。
之所以京东能选择星恒与雅迪的组合,或是因为二者在锂电两轮车领域的合作历史较为深厚。
早在2022年二者就宣布达成碳纤维2.0&LONG终身保锂电池战略合作,碳纤维2.0&LONG采用星恒LONG终身保技术与雅迪碳纤维技术,可实现车电同寿的使用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星恒电源首批符合GB 43854的电池即为雅迪G30车型量身打造,在星恒电源滁州基地进行生产,二者不仅在材料和电芯设计环节紧密合作,还在PACK工艺和BMS系统等方面互相磨合,满足国强对于锂电池的要求。
京东旗下家政服务和即时配送平台正处于飞速扩张期,服务队伍高度依赖所使用的两轮电动车质量,尤其是电池的安全性,对产品性能的追求也让京东与星恒&雅迪走到了一起。
01
对于电动两轮车来说,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的争论至今仍在持续,但星恒电源要向市场证明,锂电池和铅酸电池一样安全,甚至要比铅酸电池更安全。
星恒电源董事长兼总裁冯笑曾对媒体表示:“在手机充电和新能源汽车如此普及的情况下,为何将同样的锂电池安装到两轮车上就会引起恐慌?原因在于相关安全标准还存在参差,所以消费者从正规渠道购买合规锂电池,并规范使用,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就会很低。”
其实产品初期出现问题,倒逼行业建立安全标准的事件屡见不鲜,但没有任何一个产品因为痛点不解决就停滞不前的,尽管电动两轮车锂电池行业目前还处于百花齐放时期,但随着市场逐渐规范化,其痛点也会逐一解决。
作为深耕20多年的两轮车电池老玩家,星恒电源加紧突击技术,构筑防御体系有效保证锂电池安全,例如研发出智能预警系统、镁合金外壳、FireAID防火装置等。
星恒电源电池组累计销量近3500万,保持如此高的出货主要是抓住了两个重点,第一是安全第二是性能,星恒电源为此在材料方面进行攻关,使锰酸锂克容量提升5%至124mAh/g,全面提升了产品综合竞争力。
并且,星恒电源还希望能在成本以及市场竞争上重塑市场生态,用正规的低成本产品让客户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开启全方位的价格战,变被动防守为主动攻击,励志做锂电池界的5号电池发明人。
冯笑也对媒体提出了1246战略,即1块锂电池适配自行车,2块锂电池驱动电摩,4块锂电池赋能三轮车,6块锂电池支撑家庭储能。
02
中国为电动车使用大国,截至2023年保有量超4亿辆,随着市场饱和度增加和换电的趋势兴起,电动两轮车企业也会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如今电池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在未来的选择上,雅迪分为向内与向外两大方针,向内即提高产品力,稳住局面;向外则是积极出海,寻求新市场。
电动车作为刚需交通工具,随着使用人群逐渐增多,安全与环保成为两大必须看重的因素,既然重视安全与环保,那就必须在品质标准和技术含量上下功夫。
这一点雅迪做到了最佳状态,具体表现就是高度重视技术,提高科研水平,例如2023年雅迪的研发费用达11.92亿元,累计研发投入47.8亿,持有超2000项专利,还装备了一个国家级工业设计技术中心、两个CNAS国家级企业实验室、6家行业领先水准技术研发中心、8大全球智能产研基地。
目前国内的电动车市场已经不会和前几年一样出现高度增长的局面,但渗透率较低的海外市场会出现,所以现在多个国产电动车品牌选择出海寻找新机会。
所以东南亚、拉美等市场,将会是国内两轮车企业下一个角逐的重点,并且还会复制一次百花齐放到洗牌的过程。
所以雅迪率先一步,将第一个海外基地设立在越南,以越南为出海大本营向世界输出产品,截至目前出口100个国家,获得了8000万海外用户。
2024年雅迪出海脚步加快,3月印尼工厂首车交付;5月印尼智能产研基地奠基,截至2025年4月,冠能系列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台。
向外的同时,国内产能也在走高,今年5月广东雅迪机车有限公司二期首车交付,广东雅迪于2015引进佛冈,为华南地区最大电动车生产基地,目标打造600万台年产能、百亿级产值,构建两轮+三轮现代化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