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车因即将发布的新车型YU7引发市场热议,但一起销售人员的违规行为让该公司陷入舆论风波。一名实习销售因在发布会前向客户群发预测的YU7售价及发布日期,遭到公司辞退。小米方面也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然而,这些预测信息被客户转发至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小米官方迅速介入调查,认定小骆的行为涉嫌“严重合规问题”,并于事发两日后对其作出处罚:扣发当月50%薪资及提成,并予以辞退。同时,其主管和店长也被通报批评。
小米方面表示,员工在任职期间代表企业形象,不得公开揣测未发布产品的信息,以免误导消费者或影响市场预期。公司人事主管仇先生称,尽管小骆的预测基于公开信息,但其行为仍违反公司《企业管理规范条例》中的“承诺管理规范”条款。
此外,小米公关部门强调,所有员工在入职时均签署合规承诺书,并接受保密培训,公司对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小骆承认自己确实发送了预测信息,但强调未接触任何内部数据,且入职培训未明确告知此类行为属于违规。目前,他已申请劳动仲裁,争议焦点在于公司处罚的合理性及培训是否充分告知相关规定。
该事件引发行业对销售人员职业操守的讨论。有业内人士指出,销售人员在未经官方授权的情况下预测产品价格,可能让消费者误认为信息具备“官方背书”,从而影响市场秩序。类似情况在金融、医药等行业也存在严格限制,以避免误导市场或消费者。
尽管此次事件引发争议,小米YU7自6月26日发布后仍取得亮眼成绩,3分钟内收获20万订单,1小时内订单量接近29万,创下汽车销售新纪录。然而,交付周期过长(标准版需等待53-56周)也引发部分用户退订潮,竞争对手如极氪、蔚来等趁机推出“补定金”政策吸引退订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