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人问卷揭示:“车企讲的安全,用户既没听到也没听懂”
创始人
2025-07-08 19:20:28
0

“你觉得一辆车安全不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这是我们在阳澄湖服务区,对500位普通车主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答案五花八门:“气囊多”“品牌好”“配置齐全”……却没有一个人提到:车身结构强度。

这样的调查结果,足够让整个汽车行业沉默。

近日,在江苏阳澄湖服务区的“汽车安全主题月”现场,我们设计了一份9题的汽车安全认知调查问卷,对随机路过的500位司乘人员进行了调研。最终结果显示:

在这个“智能配置”“感官厚重”成为主流判断标准的市场里,大多数人对“汽车安全”的认知仍停留在幻觉中。各大厂商费时费力的安全演讲,广大的消费者既听不到,也听不懂,更谈不上理解。

“车门沉、气囊多”就等于安全?

在“你认为汽车安全与否的关键因素”一题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选择了“气囊数量多”“刹车距离短”或“有AEB辅助系统”,还有16%的人甚至没有想过或不确定这一问题。

在我们与其中一位46岁的司机攀谈中,他甚至表示:“我觉得安全就是看车门重不重,一关‘哐当’一声,就结实。”

这种典型的“感官安全”观念,其实长期被主流市场所放大:许多品牌在营销中以“关门声浪”“钢板厚度”“座椅柔软度”来传达“安全感”,消费者也乐于接受这种“直观判断”。

但这正是危险的错觉。真正决定碰撞时能否保护乘员生命的,从来不是气囊数量,也不是钢板厚度,而是:白车身结构强度,吸能路径与冗余设计,结构节点的完整性与焊接工艺,是否通过了系统性的碰撞测试验证……

然而,这些核心安全因素,在消费者的认知中,几乎“失声”。

结构安全,一个从未被真正“教过”的概念

在问到“你是否了解白车身结构强度和钢材种类会决定车祸中的生存空间”时,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没听过”“第一次听说”或者“听说但是不了解”。

即使是曾经历过事故的用户,也大都将“安全”归因于“幸运”或“气囊弹开得快”,而非背后更深层的结构保障。

我们由此意识到:“结构安全”从未被系统化普及,更未在大众语境中形成认知框架。

这不仅是一次教育的缺失,更是一种传播的断层。厂商讲得太“技术化”,普通人听不懂;媒体讲得太“娱乐化”,关键点被稀释;销售讲得太“套路化”,只围绕配置和价格打转。

长期下来,“结构安全”变成一个沉默的概念:存在于白车身实验室与工程部门,却从未真正走进用户心里。

当品牌与配置掩盖了“测试真相”

问卷中另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是:“如果一辆车配置丰富、看上去结实,但未通过任何碰撞测试,你是否会认为它安全?”

出人意料的是,一大半的受访者选择了“可能没问题”或“不确定”,还有人表示:“只要是大牌子,不会太差。”这背后反映的,是当前汽车消费的两大误区:

品牌迷信:在国产车崛起与合资品牌下探的交汇期,品牌定位成为消费者信心的“锚”。大多数用户对技术验证体系一无所知,却相信“名气就是实力”。

配置崇拜:在宣传中“安全=配置”的逻辑反复灌输,导致公众错误地将AEB、L2辅助、气囊数量等“主动配置”当作“安全底线”。

而事实上,C-NCAP、E-NCAP、IIHS这些评价标准,才是衡量车辆真实安全性能的核心依据,但在调查问卷中,却仅有8%的人完全了解过。其实这些测试报告和评级成绩,很少被用户主动查阅,更不在购车对比清单中占据一席之地。品牌声誉与配置堆砌,正在逐渐取代“科学验证”成为公众的判断依据。而这种替代,恰恰是最大的风险。

智能技术是安全“加分项”,不是“免死金牌”

“关于AEB在内的包括其它智能化技术,你认为哪种说法最接近你原本的理解?”这是调查问卷中最引发讨论的一题。

有高达60%的受访者选择AEB能避免事故,还有用户表示:“有它我就放心了。”

我们承认,AEB、L2辅助驾驶、NOA等系统,的确在关键时刻能起到补救作用。但实际上,AEB系统的工作前提包括:识别能力准确(需要传感器协同工作),响应逻辑合理(不会误判或迟钝),硬件机制冗余健全(电控系统、制动助力不能出故障)。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失效,系统就可能“沉默”,而司机若完全依赖系统、丧失警觉,反而更容易陷入危险。

目前国内大多数用户仍然对辅助驾驶系统的能力过度乐观,甚至模糊“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界限。这种心理上的“技术代偿幻想”,才是今天智能化最大的问题。

我们该如何重新讲“安全”这件事?

不得不承认,这次的问卷调查,它真实地揭示了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

大多数汽车用户,对安全的认知远远落后于行业技术发展。

这不是用户的问题,而是行业传递链条的问题。是厂商“讲得太快”,媒体“说得太浅”,教育“来得太迟”。

我们今天做这场“安全主题月”,不是想强调“哪个品牌更厉害”,而是想在车水马龙的服务区,用展览、讲解和实物,把“安全”重新还原为一句话:不是你听得懂什么,而是你能不能被保护住。

在最后一道问题中,我们问:你认为现在大家对“汽车安全”了解得足够吗?你有什么建议?

80%的人认为“不多”。有20%的人表示想看到一场关于真实碰撞、拆解结构、烧毁电池的展览。

这足以让我们坚定:

公众不是不在意安全,他们只是从未被认真地教会。只要讲对了,讲明白了,公众也能理解“安全”这件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车门喷漆需要多少钱 车门喷漆需...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小刮小蹭,这时可能需要对受损部位进行喷漆修复。那么,针对车门喷漆,我们大...
代驾软件哪个好 代驾软件哪个好... 虽然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代驾平台,但并不是每个都是正规和可靠的。那么,哪个代驾软件更好呢?1. E代驾是...
换发动机不如修发动机 换发动机... 在面临发动机问题时,车主们常常陷入两难境地:是选择换发动机还是修发动机?实际上,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显著...
拆车件发动机可靠吗 拆车件发动... 对于汽车拆解后的发动机是否可靠,答案是不尽相同的。大部分的拆车发动机其实并不具备可靠性,因为这些发动...
众星电动车质量怎么样 众星电动... 众星电动车是一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较大规模的企业,创立于1991年,占地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这家公...
检测车辆多少钱 检测车辆多少钱... 汽车之家的汽车问答系统为您提供有关汽车年检费用的相关信息。根据不同的车型,汽车年检的费用在300~6...
Lyft、Uber牵手百度,无... 文/熊逾格 编辑/子夜 20天,“中国变量”正在改变无人驾驶全球格局。 2025年8月5日,萝卜快跑...
开个租车公司大概要多少钱 开个... 想要开一家租车公司,大概需要投入50万到100万元左右,如果选择加盟的方式,费用会有所不同。具体还需...
买二手摩托车注意事项和手续 买... 对于那些想要购买二手摩托车的车主来说,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购买任何二手车辆都需要谨慎,因为价格便...
2023车辆年检最新标准 20... 随着2023年的到来,汽车年检规定也迎来了新的调整。对于广大车主而言,了解并遵守这些新规定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