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然过半,商用车市场的竞争伴随季节持续升温。有趣的是,每当月度、季度或半年度榜单发布,我们总能看到各家商用车企业争相发布喜报。
值得一提的是,每家企业选择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以重卡车型为例,各家公布的数据,大致分成三种统计口径:
开票数据:批发销量
开票数据,反映的是主机厂批发给经销商多少车。这层数据是离生产端最近的指标,代表了主机厂对市场的预判、生产计划的完成度以及渠道的铺货能力。
主机厂为了完成业绩目标、提振股价或展示市场信心,可以通过制定激进的商务政策,向经销商“压库”。车辆开票出厂,便计入批发销量,但这些车只是从主机厂的仓库,转移到了经销商的停车场。开票数据不能完全展现终端市场的真实销量情况,仅代表车辆完成了法定注册登记。
上险/上牌数据:终端销量
开票数据,相对是更接近市场真实情况。因为车辆要合法上路,就必须购买交强险并上牌。从法律意义上,车辆被“销售”了出去。
然而,开票数据也存在操作空间,比如行业诟病的 “零公里二手车” 现象。为了消化积压的库存或冲刺季度、年度销售任务,部分主机厂或经销商会选择自己出资,将未售出的新车先行注册上牌。
如此一来,这些车辆便能计入终端销量。但实际上,这些车并未到达最终用户手中,而是成了“准新车”,等待以折价的方式卖给二手车商或大客户。这种操作虽能短期推高上牌量,却严重扰乱了市场的价格体系。
北斗营运证入网数据:实际运营数量
根据国家规定,重型货车必须安装北斗定位系统并入网,才能获得和保持有效的营运证。北斗系统会实时上传车辆的位置、里程、运行时长等数据。因此通过北斗统计的车辆运营数据体现的是实际新增运营的车辆数据。
当某个品牌的终端数据异常亮眼,但北斗运营证入网数据及月均行驶里程却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时, 极有可能意味着销量中包含了大量的“零公里二手车”或上牌后即闲置的“僵尸车”。
对于购车用户和行业观察者而言,将上险数据与北斗营运数据进行交叉验证,才能够更清晰地洞察市场份额。
运输人网第八届“智远杯”运输人口碑商用车及零部件评选活动持续开展中,贯穿2025全年,通过持续数据跟踪,对收录在内的主流商用车企业进行品牌关注指数的积累,构建出可视化的“品牌关注指数榜”以及“热度车型榜”,并实时更新公布,反映出行业的需求和趋势,为运输人提供直观的选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