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踏板模式从此不再是脱缰的野马!就在前几天,工信部通过图文的形式,对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1670—2025《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解读,该标准将在2027年1月1日实施。其中,备受关注的单踏板模式将被新规“整顿”,同时还新增了一系列技术要求,让新能源车的制动系统在安全和实际使用方面更完善。
提到单踏板模式,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特斯拉。实际上,单踏板模式并不是特斯拉发明的功能,更谈不上所谓的“开源”。早期的纯电动车型,像第一代宝马i3、日产聆风等等,很早就具备这项功能,只要驾驶员松开加速踏板,通过动能回收就能实现减速,甚至将车停下来,相对于传统燃油车而言这是比较独特的功能。
对于经验丰富的驾驶员而言,单踏板模式确实是一项比较便利的功能,但其中的安全隐患也不能忽视,由于长时间没有离开加速踏板,误踩加速踏板的概率也明显提升,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因为误踩加速踏板而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常有发生,主要还是因为不良的驾驶习惯所导致,假如这种不良习惯再叠加单踏板模式,风险也将大大提升。
而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之所以被看作是典型案例,是因为做了一项过于超前的决定,那就是不能取消单踏板模式,而此外绝大部分具备单踏板模式或动能回收功能的新能源车型,都可以进行调节,甚至关闭。特斯拉这一头铁行为,无疑是“反人类”的设计,因此也成为行业的典型反面教材。
后来,特斯拉在海外发生疑似“突然加速事故”而被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调查,最终结合246起同类型的事故,认定该功能存在安全隐患。当然,国内也疑似发生类似的事故,甚至有特斯拉车主做出过激的维权行为。
直到2023年5月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针对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发布召回公告,召回数量共计达到1104622辆,包括进口Model S、 Model X 、Model 3及国产Model 3 、Model Y等车型,几乎把特斯拉过去四年来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所有车型全部召回。经过OTA升级以后,如今特斯拉车型也增加了能量回收调节设置的相关选项。
而特斯拉的这一问题也引发了舆论的关注,也让整个业界重新审视单踏板模式功能。如今,新国标的推出,让这项“反人类”的设计有了更可靠的安全标准规范,新规定要求“在前进挡下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作用不能使车辆减速至停车。”同时还明确提出“车辆制造商应通过用户手册或电子数据记录等方式告知工作状态的设置方法;若电力再生制动系统处于默认工作状态以外,应采用光学信号给驾驶人持续提示。”
除了对单踏板模式进行“整顿”,新国标还修改了制动灯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在动能回收过程中,制动减速度大于1.3m/s²时,就需要点亮制动灯,只要减速需求持续,也要求必须持续点亮。
其实,只要有过驾车跟随纯电动车经历的驾驶员都能感受到,目前不少纯电车型在动能回收触发时,制动灯往往并不会点亮,稍不注意确实会引发追尾的事故,如果留意日常道路上的纯电动网约车,可以发现有不少曾被追尾过的痕迹。因此,此次新国标的推出对于这一项目的修改,显然也更符合实际,也能提升安全性。
汽车网评:国内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也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技术在不断进步,相关的行业标准也必须与时俱进,尤其与安全相关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近年,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方面的新标准也陆续推出,有了更完善的规则,相关部门对于行业的监管也将有更可靠的依据,最终促使行业在技术领域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