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成为主流的国内车市背景下,不少中国车企品牌确实迎来跨越式发展,但某些传统车企凭借自身稳定的质量体系和技术策略,在逆周期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这一点仍然值得各大中国车企学习。
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车市,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大关,本土品牌以每月超25万辆的规模横扫市场。当多数合资车企在“激进转型”与“保守溃败”的二元困境中挣扎时,东风本田却以油电同质战略开辟第三条道路——其核心并非能源形式,而是跨越动力类型的品质一致性承诺。
在激流中锚定航向,穿越周期的能力
尽管当下汽车行业异常火热,但狂热之下的被掩盖的结构性缺陷依然是中国车市必须突破的困局。比如说渗透率跃升和利润承压,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大关,但行业平均利润率仅3.9%,价格战导致单月超百款车型降价,最高降幅达5万元。而在政策引导下,行业从“配置军备竞赛”转向产品本质回归。供应商账期从9个月压缩至60天,倒逼车企聚焦技术研发与用户体验,而非盲目降价。
当多数合资车企陷入“要么激进、要么消亡”的焦虑中时,东风本田却提出了反直觉的“油电同质”战略。“单纯以牺牲利润换份额不可持续,我们需要在燃油车基盘上为电动化蓄能。”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渡边丈洋道出了这一战略的核心逻辑。
这一选择绝非保守,东风本田采取双轨并行:一方面对现有燃油车进行中期改款、持续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将资源倾斜给电动车营销。
这一战略也在后续市场表现得到验证,2025年1-6月,东风本田终端销量近15万辆,其中CR-V终端销量近9万辆,同比增长近8.4%。同时产品新能源转型稳步推进,CR-V强电智混车型销量占总销量近18%。2025年4-5月,CR-V上险量在合资全级别燃油SUV中排名第一。东风本田在终端维系上实现了“稳定”与“优化”的平衡。这种战略定力,在行业集体浮躁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油电双轨的制造革命,双向赋能
上半年业绩的核心亮点来自CR-V的持续领跑。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强电智混车型销量占比稳步提升至近18%,展现出传统王者拥抱变革的适应力。
S7的上市标志着东风本田告别“油改电”时代。基于本田云驰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打造,这款车承载着重塑电动驾趣的使命。而下半年,随着CR-V与艾力绅焕新车型的登场,以及计划在2030年前推出10款以上新能源车型,东风本田的产品矩阵将实现从燃油到纯电的平滑过渡。
另一方面,当新势力陷入参数内卷时,制造底蕴成为品质护城河。
在东风本田全球首个新能源标杆工厂——武汉工厂,0.1毫米级的装配精度、全流程数字化追溯系统,将本田70年的制造基因与电动化需求深度融合。这座工厂承载着东风本田电动化转型的核心使命。在这里,燃油车制造经验为电动车品控提供底层支撑,而电动车的智能化成果则反向升级燃油车体验。
技术双向赋能的成果正在显现。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S7车型,采用1.2万吨一体式压铸工艺打造的铝制电池壳体,车身68%覆盖高强度钢。在严苛碰撞测试中,S7成功经受正面100%碰撞、小偏置重叠碰撞等四大极限挑战。
“安全不是口号,而是舍得投入、敢于较真的实践。”东风本田销售部副部长龚熙的这番话,直指当下新能源市场的痛点。
所以,在安全标准上,欧盟将电池火灾预警纳入强制标准、中国提升热失控防护认证门槛的背景下,东风本田对潜艇级高强钢用量增加27%,软件冗余设计覆盖12个核心控制模块。这种对安全底线的坚守,在参数内卷的时代反而成为稀缺价值。
敬畏造车本质的理念正在获得市场回应。第三方调研显示,东风本田用户对“可感知安全”的支付意愿高于行业均值9个百分点。当价格战席卷行业时,这种对产品本质的坚守正构筑起差异化的品牌护城河。
智电融合,本土化创新的破局点
东风本田的转型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宝贵启示。当新势力深陷“配置军备竞赛”时,这家合资企业选择将70余年造车功力与本土化创新深度融合。
“未来东风本田将导入更多符合中国用户使用需求的新技术。”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强调。这一承诺正在快速落地。
在智能化布局上,东风本田与与中国本土优秀企业Momenta、深度求索(DeepSeek)、宁德时代展开深度合作。联合开发的端到端大模型辅助驾驶系统,已实现20亿公里数据训练;DeepSeek的AI算法则为智能座舱注入本土化交互逻辑。这种开放合作带来了实质性突破。与宁德时代深化磷酸铁锂电池合作,使采购成本降低15%;Momenta等本土科技企业的联合开发,让智能驾驶研发周期缩短30%。
渡边丈洋透露:“武汉工厂的生产管理系统已开始向东南亚基地输出。”中国创新反哺全球体系的路径正在形成。
850万基盘的价值裂变,用户资产的渐进式转型
2024年经销商亏损比例达41.7%,价格倒挂超15%,而东风本田的“存量激活”模式为渠道转型提供新路径。
截至2024年,东风本田已积累850万基盘用户。这一庞大数字在新能源时代并未贬值,反而成为其对抗新势力用户运营的独特壁垒。与其他品牌拆解传统经销商网络不同,东风本田选择了一条渐进式道路——推动850家燃油经销商转型而非重建。在龚熙主导的“本家”用户品牌战略下,连续三年的“本家DAY”活动构建了从需求收集到产品定义的闭环。
而且通过推动850家燃油经销商升级服务(如增设充电桩、智驾体验区),比新建渠道成本降低60%,用户运营效率提升40%。而针对女性与儿童乘员专项优化气囊展开逻辑,将“可感知安全”转化为品牌黏性。第三方调研显示,其用户复购率达35%,高于行业均值。
Nice点评:2025年下半场的胜负手,不再是电动化速率,而是能否在技术狂飙中坚守品质底线。随着政策整治“内卷式竞争”、智驾辅助普及率逼近40%、海外产能密集落地,那些敬畏制造本质的车企,终将引领行业走向价值回归的彼岸。在智电浪潮席卷行业的今天,东风本田证明真正的变革不在于动力形式的更替,而在于能否以始终如一的品质承诺,为用户构筑穿越周期的安全感。当2027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突破70%,这场由制造基因、用户生态与开放创新共同驱动的价值革命,或将重塑行业竞争的本质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