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啊,我开这破车也有些年头了。前阵子在小区门口等红灯,旁边那小伙子急着变道,蹭了我后视镜一下。他慌里慌张下来,脸都白了,一个劲儿说 “对不起”。我瞅他那手足无措的样儿,摆摆手说 “没事儿,这点小伤我自己能处理”。
真不是吹,就后视镜这塑料壳子松了,我从后备箱摸出瓶 502,对着裂缝怼了几下,再用胶带缠上固定十分钟,照样能用。这手艺还是当年跟小区老周学的,他以前在汽修厂待过,总说 “开车哪有不磕磕碰碰的,自己会点小门道,省不少心”。那会儿我总蹲在他旁边看他摆弄零件,他一边拧螺丝一边念叨 “这卡扣得对准了再使劲,不然容易崩”,现在想起来还挺有意思。
不过说到开车,我可不敢马虎。上个月去超市,看见路口交警正拦车呢。有个姑娘驾照忘带了,站在那儿急得直跺脚,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交警同志耐心跟她解释,说现在电子驾照也行啊,她这才想起手机里存着呢。你说这事儿闹的,考驾照时教练反复强调的规矩,一到实际开车就忘。我当年考科三那阵,教练坐在副驾,手里的保温杯都快被他攥变形了。就因为我转弯时没打够三秒转向灯,他嗷一嗓子 “你这是想让后车猜谜呢?”,吓得我差点把方向盘当成自行车把。
说起修车,有回我那老伙计半路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打开引擎盖瞅了瞅,机油尺拔出来跟麻花似的,心里咯噔一下 —— 忘加机油了。正愁眉苦脸呢,旁边路过个货车司机,探出头问 “哥们儿,是不是烧机油了?”。他从工具箱里翻出半桶备用的,还教我 “看机油得在平地停十分钟,不然不准”。后来我每次上车前,都习惯性摸一把引擎盖,听听发动机声音,就跟老中医搭脉似的,心里踏实。
昨儿在菜市场门口,见个大爷倒车,后屁股怼上花台了。他下来瞅了瞅,嘴里嘟囔 “明明看了倒车影像啊”。我凑过去说 “大爷,那玩意儿是辅助,咱还得回头瞅瞅”。他一拍大腿 “可不是嘛,年轻时开车全凭感觉,现在倒依赖这些新鲜玩意儿了”。其实啊,开车这事儿,新老经验得结合。就像并线,你打了转向灯,也得看后视镜,最好再瞟一眼侧后方,保不齐有那骑电动车的 “鬼探头”。
前阵子帮邻居换备胎,他蹲在那儿手忙脚乱,螺丝拧得东倒西歪。我说 “你这跟拧瓶盖似的,得对角拧,不然轮毂容易变形”。他挠挠头 “说明书上写了,我没细看”。这开车上路,说明书真得翻几遍,知道备胎在哪,千斤顶怎么用,关键时刻能救急。有次下雨,我雨刮器突然不动了,靠边停车一看,原来是连杆松了,自己找了个铁丝绑上,慢慢开去修理厂,没耽误接孩子。
说真的,驾照上的规矩不是摆设。限速 60 你开 80,看着是快了,万一前头有个突发情况,刹车都来不及。我见过有人在高速应急车道上停车睡觉,被交警逮住时还理直气壮 “我累了歇会儿咋了”。他不想想,那道是留给救护车消防车的,真堵了道,耽误的可是人命。还有礼让行人,不是说看到斑马线才减速,老远瞅见有人要过马路,就该松油门,这既是规矩,也是良心。
开车稳当,不只是慢。起步别猛给油,刹车别一脚踩死,转弯提前打灯,这些小动作看着不起眼,时间长了,车也耐用,自己也舒服。我那车开了五年,除了正常保养,没大修过,朋友都问我有啥诀窍。其实哪有啥诀窍,无非是爱惜着点开,遵守着规矩来。就像过日子,细水长流才安稳。
有时候在路上看到那些加塞的、闯红灯的,真替他们捏把汗。你说就为快那几秒,把安全抛脑后,值当吗?我闺女总说我开车像 “蜗牛”,可她坐别人车时,总念叨 “还是我爸开车稳”。你看,这稳当劲儿,家人心里都有数。
咱普通人开车,不求多快多炫,就图个平平安安出门,顺顺利利回家。会点修车小窍门,是为了少求人;把驾照规矩刻在心里,是为了少出事;开得稳稳当当,是为了自己舒坦,家人放心。
行了,今儿就唠到这儿。觉得我说得在理的,麻烦您发财小手点个赞,加个关注,祝您出门遇贵人,干啥都顺顺当当,多发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