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氢能产业在国家“双碳”战略驱动下迎来密集政策支持,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特别是各个地方,政策几乎覆盖氢能产业链各个环节,显现出地方政府对氢能产业的重视与推动决心。这些政策是否有望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行业2025下半场在政策加持下是否可能迎来发展新局面?我们且等政策的子弹“再飞一会儿”。下面对上半年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共计近70项利好政策进行梳理呈现:
国家层面
★新版《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首次将氢能明确纳入能源管理体系,赋予其法律地位。这一立法突破解决了氢能此前被归类为危险化学品带来的审批限制和公众误解,为制氢、储运和加氢站建设扫清障碍。
★1月3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标准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指出为促进新能源车辆应用,将加快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等标准,支撑构建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1月17日,工信部组织开展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围绕清洁氢制取、存储与转储、输运与配给、动力与物料利用4大方向,拟部署22项揭榜任务,研究形成一批清洁氢制—储—输—用成套技术与装备,推动清洁氢在交通、冶金、化工等领域应用落地。
★2月6日,工信部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项目资格评审结果,共有116项重大技术装备公示,其中包含6项氢能相关重大技术装备,涉及甲醇燃料供应系统、氢气压缩机、加氢反应器等。
★2月10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技术”。
★2月12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包括纯氢竖炉还原技术、分层供热低碳富氢烧结技术、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低碳冶金技术、氢冶金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技术、氢燃料动力船舶关键技术、大功率船用甲醇燃料发动机等多项氢能技术。
★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今年能源工作主要目标,涵盖供应保障、绿色低碳转型及发展质量效益等方面,提出稳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发展、氢能信息平台建设及管道输氢试点等任务,旨在加速氢能技术与市场的深度融合。
★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全国两会上透露,国家正在推动设立“航母级”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该基金将吸引带动地方、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聚焦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
★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研制制氢加氢环节涉氢产品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公开招标。
★4月21日,国家财政部官网发布了《财政部关于下达2025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第一批)的通知》。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超135.7亿元,其中,其中涉及第三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资金共23.4亿元。
★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文,鼓励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开展清洁能源制氢。积极稳妥推广多元化氢能储运方式。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电动重卡、氢能重卡、电动船舶、车网互动、动力电池、充(换)电站、加氢站等相关标准制定修订。
★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发布《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公示》。该名单共242个平台入选,其中有6个平台涉及氢能领域。
★6月4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创新氢能管理模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6月30日,交通运输部、工信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探索推动氢燃料电池动力技术应用,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地方层面
北京
制定《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液氢加注规程》地方标准
1月7日,北京市制定全国首个《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液氢加注规程》地方标准,规定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液氢加注安全要求、加注程序、加注流程和应急处置等内容,围绕加注前准备、连接、预冷、加液、结束等五个流程明确液氢加注要求。
北京昌平区发布氢能新政
3月21日,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昌平区促进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措施实施细则(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围绕技术攻关、场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全产业链环节昌平区将推出15项支持政策,最高单项补贴达2000万元。
北京发布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文件
3月27日,北京市经信局发布关于《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提出到2027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标准基本打通。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5项以上,深度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20项以上,主导制修订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30项以上。
广东
广州发改委公布101座加氢站位置
1月9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广州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介清单的通知》,公布了广州市各个区推介的氢能基础设施(加氢站)建设具体布点,共有101座加氢站,包括现状加氢站为13座,规划新建40座,现状改/扩建48座。
佛山南海氢能产业强支撑工作方案发布
1月15日,南海区大会发布了《南海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支撑工作方案(2025—2030年)》(简称《工作方案》),根据《工作方案》,南海将在未来五年内推广物流车和渣土车2100辆,氢能两轮车投放不低于4万辆,使用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的园区将不少于7个。
广东省持续推进生物制氢储氢
2月10日,广东省印发《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文件指出持续推进生物制氢储氢、生物燃料电池等技术研发和迭代,加强专业设备研发制造,为商业化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
中山推动氢能做大做强
2月12日,中山市发布《中山市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措施》)。根据措施,中山将简化加氢站项目核准流程,支持探索氢能新兴领域示范应用,鼓励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开展海上风电制氢等项目,开展氢能动力船舶、氢能动力无人机、氢燃料电池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HVTOL)等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广州花都将氢能纳入重点支持产业
4月14日,广州市政府在官网发布了《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将氢能产业列入重点支持产业领域,并给以相关财政补贴。
广州黄埔提供总额不超过2亿元的氢车运营补贴
4月2日,广州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广州市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了《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与节能环保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简称《措施》)。措施提出,大力发展膜电极、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点领域能源制造项目,并为加氢站提供建设和加氢补贴、为燃料电池汽车提供运营补贴,其中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补贴总额不超过2亿元。
广州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6月23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广州市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培育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快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运营示范区。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鼓励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环卫、物流等柴油车辆更新替代为燃料电池汽车。
河南
河南省宣布氢高速免费,为期1年
1月6日,河南省政府官网发布了《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显示,2025年1月25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通行河南省收费公路的氢能货车免收通行费,对通行河南省收费公路的电动货车实行7折通行费优惠。这意味着河南跟进了氢高速免费政策,并将在20天后开启执行。
孟州市发布《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5月8日,河南孟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在政府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孟州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支持氢能领域重点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质量创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对投资超过5亿元的氢能产业项目,以鼓励氢能产业发展的普惠性政策方式给予不高于5000万元的研发补贴。大力推动氢能动力在城市公交、通勤班车、动力观光车、城市环卫车、市政渣土车等领域应用推广,对更新氢燃料汽车并持续运营的,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给予一定比例补贴。
上海
上海建设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
4月4日,上海印发《上海市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临港建设大宗商品贸易集聚区,建设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优化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等绿色能源交易方式。完善拓展相关品种贸易、物流、咨询等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对应的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支持国内外企业参与绿色能源交易,扩大交易规模。
上海宝山区发布2024年氢车示范应用专项资金分配情况
5月13日,上海宝山区经济委员在上海宝山区政府发布了《关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专项资金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分配结果表》。根据公示,上海宝氢气体工业有限公司获得了316.28万的奖励。
上海开启2025年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
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关键材料及大功率电堆设计技术、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燃料电池小堆系统技术及应用、基于氢内燃机的船舶动力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基于内河航运的甲醇船舶动力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上海市构建海洋氢能产业基地
6月24日,上海市海洋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 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大力支持新能源船舶的研发和应用以及传统船舶的低碳化转型,加快研制新一代双燃料环保船、液氢运输船和电动船舶,加快LNG、甲醇、液氨、氢等燃料动力船型的研制与示范应用。
甘肃
甘肃省发文打造河西“绿氢走廊”
2月1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推动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实施绿电交易、新能源直供、离网等多种模式的绿电制氢项目,降低绿电制氢成本和电解水制氢对电网的依赖性,推进氢能与风电、光伏、储能等融合发展,打造河西“绿氢走廊”。
甘肃推动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发展
3月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甘肃省打造全国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基地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其中《方案》指出——聚焦“风光热储氢网”新能源装备制造,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实施绿电交易、新能源直供、离网等绿电制氢项目,按照“绿氢—绿氨—绿色甲醇”发展模式,拓展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场景,谋划打造“疆煤入甘”氢能走廊,构建百亿级风光氢氨醇一体化产业体系。加力突破氢能产业发展,推动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发展,构建“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
甘孜拟建设中国绿氢供应基地
4月,甘肃甘孜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孜州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甘肃甘(2025-2028年)(征求孜州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指出,到2028年,全州氢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取得较大进展,氢能与可再生能源源高效耦合发展,产业布局合理有序,应用推广取得明显成效,装备制造各产业环节有效贯通,标准体系和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带动外部投资和本地就业效应更加突出,“制一储一运一加一用”供应链和产业体系初步建成。以绿氢产业为支点,绿氢经济为导向,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竞争力的绿氢技术创新高地,建设一个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中国绿氢供应基地、贯通一条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绿氢走廊。
江苏
江苏省出台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月18日,江苏省发布《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简称《方案》)。方案中提到,到2030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氢能供给及应用体系初步形成。建设加氢站100座以上,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过10000辆。把江苏打造成为科技创新前沿化、装备制造高端化、场景应用多元化的氢能产业高地。
在供氢体系方面,《方案》提出:产业发展初期以工业副产氢规模化低成本提纯,就近建设供氢母站的方式为主,以谷电制氢、富余蒸汽热解制氢等为辅。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试点,拓展省内外绿氢供给渠道。在氢能装备方面,《方案》指出: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提纯、氢储运、氢气加注等氢能制储运加装备,氢燃料电池及整车、工程机械、农机装备、分布式热电联供等氢能应用装备。
盐城市发展氢能助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推进
6月23日,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推进方案》的通知。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有序发展绿色甲醇、绿色液氨及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聚焦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与智能电网、循环经济等领域,组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重点研发计划,推动先进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
河北
沧州市发布氢气补贴政策
2月18日,沧州市发改委在官网发布了《沧州市氢气补贴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根据办法,沧州市将对在行政区域范围内提供加氢服务,且氢气市场销售价格不高于 25 元/公斤的社会经营性固定式/撬装式加氢站,在补贴期限内给予补贴。
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推进氢能建设基地
3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能源供给设施建设。推进石家庄、邢台、定州、辛集等地氢能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实施石炼化绿色转型发展、氢能发动机空压机及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等重点项目,积极布局加氢站和氢能示范应用场景,推动氢能广泛应用。
河北省发布《关于组织申报国家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
6月18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组织申报国家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本次试点申报括项目试点和区域试点两种形式,试点方向包括氢能制取、氢能储运、氢能应用和共性支撑4个领域和规模化制氢及一体化、先进柔性离网制氢等11个细化方向。
四川
四川:制加氢一体站制氢规模不超过3000kg/d
4月14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四川省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意见的通知。根据该办法,在符合相关规划、标准规范和安全条 件的前提下,允许在非化工园区规划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制氢加氢一体站制氢质量原则上不得超过3000kg/d,储氢容器总质量原则上不得超过3000kg。
南充市发布《南充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4月,南充发布关于印发《南充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充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支持制氢项目建设;支持氢能存储输运,支持加氢(醇)站建设运营,支持氢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支持企业研发创新;鼓励产业沿链配套发展;加大交通领域推广应用;支持氢能在工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加大金融赋能力度。本措施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对新上或技改制氢(除完全自产自用外)项目,建成投产后按不超过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士地费用)的13%,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纯氢管道运输建设项目,建成投运后按不超过纯氢管道设备投资的13%,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四川加快构建氢能交通应用网络
6月4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四川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指出,发挥氢能在中重型、中远途车辆上的应用优势,加快扩大氢能客车、专用车市场应用空间,支持打造川内及跨区域氢高速示范项目。积极推进氢能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构建氢能交通应用网络。
河南
河南发布氢能、电动货车通行费减免细则
1月20日,河南省交通厅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对通行河南省收费公路的氢能货车和电动货车减免通行费政策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明确了河南省氢货车和电动货车减免高速费的一系列流程。
此前,2025年1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政策措施》),其中提出“2025年1月25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通行我省收费公路的氢能货车免收通行费,对通行我省收费公路的电动货车实行7折通行费优惠。
郑州市公示2023年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
4月24日,郑州工信局发布了《关于2023年郑州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资金拟支持项目的公示》。包含了5个支持方向,涵盖了第二年度车辆中央奖励及省市配套资金、第一年度补报的车用氢气中央奖励及省市配套资金、第二年度的车用氢气中央奖励及省市配套资金等,共有24个企业35项申报信息。
孟州发布氢能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5月8日,孟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孟州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指出,支持氢能领域重点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质量创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对投资超过5亿元的氢能产业项目,以鼓励氢能产业发展的普惠性政策方式给予不高于5000万元的研发补贴。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高新区建设氢能及燃料电池示范园区,积极协调氢能产业项目、加氢站等项目用地、报建审批、规范管理等事宜。大力推动氢能动力在城市公交、通勤班车、动力观光车、城市环卫车、市政渣土车等领域应用推广,对更新氢燃料汽车并持续运营的,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给予一定比例补贴。支持加氢站建设。鼓励现有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改建、扩建加氢设施o优化加氢站建设审批流程,支持在新建的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内预留加氢设施空间。支持国有资本或社会资本参与加氢站建设,对新建、改建、扩建且符合条件的加氢站,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一定比例补贴。
河南贯彻落实《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6月10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到2027年,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装备支撑和技术推广取得积极进展,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在工业绿色微电网、船舶、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形成一批氢能交通、发电、储能商业化应用模式。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鼓励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就近利用高品质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推动建设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制氢加氢一体站。持续推进“氢进万家”示范工程,开展氢能车辆、机电装备、综合供能在高速公路、港口和工业园区等多场景应用,科学评估氢能应用试点效果,有序扩大示范范围。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建设氢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中试验证平台、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各地方创新管理模式,制氢加氢一体站不再限制于化工园区。
山西
山西6月1日起开通氢能货车高速通行免费
5月21日,山西交通运输厅发布了《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对通行山西省高速公路的氢能货车实施通行费补贴的通知(试行)》(下称《通知》),正式发布了氢能高速免费的扶持政策,氢能货车高速通行免费,6月1日开始实行,执行期两年。由此,氢能高速免费的省级区域来到9个,此前,山西吕梁市已经全部在市内实施收费公路对氢能货车免费。
山西科技厅:重点培育氢能产业链发展
5月26日,山西省科技厅对《关于“切实加大新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全省支持氢能源应用市场的政策”的建议》进行答复。在答复中表示,山西省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引领我省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把氢能产业链确定为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链之一加以培育,初步形成了涵盖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加注、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并在太原、大同、吕梁、临汾、长治等地开展示范和应用。
阳泉市推广氢能应用
6月6日,阳泉市能源局发布关于《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探索推进氢能、生物质、地热等多种能源形式开发利用。积极探索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逐步推动灰氢向绿氢转变。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鼓励发展农作物秸秆、城镇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发电供热。合理控制石油消费增速,引导交通运输多式联运发展,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推广电动汽车、LNG重卡、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引导汽油、柴油消费逐步收缩。重点推进化石能源绿色开发和清洁利用、氢能、储能、高效光伏、大容量风电、生物质燃料替代、零碳供能等基础前沿技术攻关。
浙江
湖州:适度超前、加快构建布局加氢站网络体系
5月6日,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湖州市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征求意见,旨在适度超前、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服务当地、兼顾过境、衔接顺畅的加氢站网络体系,推动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效应强的加氢站。同步健全加氢站管理体系,探索细化经营许可和安全运行的具体要求,确保监管到位、运行安全。
嘉兴“独揽”浙江省2025年中央燃料电池汽车补助
5月8日,浙江省财政厅发布了《关于下达2025年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新能源汽车领域)预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浙江财政厅下达的2025年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新能源汽车领域)共计33864万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31028万元,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第三年度奖励资金2836万元。值得一提的是,2836万元由嘉兴市一地独享。
嘉兴港区:通过财政补贴加快汽车、加氢站船舶等氢能应用
5月12日,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将强化氢能项目有效投资,对于氢能制造业项目设备投资,单个项目补贴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意见》还对加氢站、氢气、氢能汽车、叉车、氢发电、氢船舶等一系列氢能应用提供了财政支持。
其中,按照实际设备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400万元;车用氢气按6元/公斤给予加氢站运营主体年度加氢补贴;氢发电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氢车补贴按照国家补贴给予1:1配套补助;叉车、无人机以用氢量每千瓦5000元进行一次性补助,单个设备不超过10万元。氢船舶按照船用氢燃料电池实际功率每千瓦1.5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单艘船舶补助最高不超过400万元。
浙江六横发布氢能补助政策
6月20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六横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六横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若干政策》提出,支持氢能产业发展。鼓励开展清洁能源制氢、储能、厂区氢能车辆应用等一体化示范场景应用,对企业发生设计研发、制氢设备、厂区氢能源车辆购置、租赁等费用给予3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补助。对六横生产的氢能系统达到示范应用条件的,按生产销售的氢燃料电池额定功率给予6000元/千瓦补助(此项补助年度累计金额不超过600万元)。加大扶持氢能充装主体,按氢能充装主体全年累计车辆加氢量给予一定补助,全年累计不超过3万kg的,按40元/kg给予补助,全年累计超过3万kg的,超过部分按25元/kg给予补助。
湖南
湖南发布氢能三年行动方案
5月14日,湖南省政府发布《湖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在交通运输、氢储能、氢冶炼、氢化工等部分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市场机制和管理机制更加健全,集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骨干企业10家左右,氢能关键材料部分领域产业规模全国领先,氢能装备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特色氢能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一港两廊多区”发展格局初步构建。
《方案》提出,以混凝土搅拌车、起重机、泵车、矿卡等工程机械领域典型应用场景为牵引,推动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率先探索、先行先试,逐步推动氢能源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优先在京广、沪昆等湖南境内高速路段建设加氢站,以中远途、中重载燃料电池商用车的示范应用为重点,推动建设两大氢能应用示范走廊。打造氢能绿港和氢动力船舶应用示范区。鼓励郴州飞天山—东江湖率先开展氢动力旅游轨道交通应用示范。鼓励郴州率先开展“源网荷储氢一体化”项目试点。
湖南:推广使用氢能,原材料行业优先推广氢能炼钢等低碳技术
5月22日,湖南省工信厅向社会公开征求《湖南省零碳工厂建设方案(暂行)》(征求意见稿)《湖南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暂行)》(征求意见稿)意见(以下分别简称《零碳工厂建设方案》《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围绕氢能方面,《零碳工厂建设方案》提出:原材料行业优先推广氢能炼钢、氢基还原、低碳水泥制备、再生金属冶炼等低碳技术;科学配置新型储能系统,因地制宜推进锂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能、飞轮等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重点推进园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醇)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东北地区
辽宁氢能高速免费实施细则落地
5月14日,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和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辽宁省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对氢燃料电池货车免收车辆通行费的实施方案》,提出以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方式对氢燃料电池货车免收车辆通行费。在经过了数月的历程之后,辽宁氢高速免费正式落地。
沈阳:鼓励民间投资加大对氢能等清洁能源的投资
3月31日,辽宁沈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沈阳市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通知明确,引导民间投资参与清洁能源及绿色低碳领域建设。鼓励民间投资加大对生物质发电、风电、新型储能、氢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氢能装备、先进储能储热装备研发应用,参与新型储能科研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储能之都。
重庆
重庆今年将建设两座加氢站
1月13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确认增设加氢功能站点审查意见(2025年第一批)的公示》,公示了今年重庆市建设的首批两座加氢站,即位于綦江的赶水停车区综合能源站,以及位于九龙坡的西彭综合能源站,两座站点将在现有基础上增设加氢功能,服务“成渝氢走廊”。
重庆: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2月20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打造“成渝氢走廊”,升级打造长江经济带氢走廊、西部陆海新通道绿色氢走廊,加大力度推广氢能汽车。
重庆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发展
6月1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指出,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深化成渝氢走廊建设,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贯通氢能上下游各环节。加快老旧燃气车辆淘汰更新,推动中心城区新增和更新公交、城市物流、邮政等城市公共服务车辆采用新能源。加大力度推广氢能汽车,推动交通领域节能降碳。
湖北
武汉: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财政资金申报开启
4月29日,湖北省武汉市经信局发布了《关于开展2025年度第一批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财政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企业可申报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生产销售、整车研发生产、加氢站建设、加氢站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船舶、叉车)应用等五类奖补资金。
其中,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船舶、燃料电池叉车按照装备的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折算初始积分,再根据核心零部件溯源情况核算最终积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对日加氢能力不低于500千克且销售价格不高于35元/千克的加氢站,按照14元/千克给予补贴,最高150万元封顶。
江苏
江苏高邮:推进氢能形成“制氢-储氢-加氢-运氢”服务体系
5月23日,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氢能产业发展的建议》,提出加快推动“风—光—氢—储”综合能源系统高效率耦合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投入使用,形成“制氢-储氢-加氢-运氢”一条龙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培育本地氢能产业企业,推动氢能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建立健全氢能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江西
江西:培育氢能产业链,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技术装备
1月7日,江西发布《江西省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指出,以南昌、九江、赣州吉安等地为重点,培育氢能产业链,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技术装备。
九江市:积极拓展氢能、甲醇、绿电等清洁能源应用,发展氢能船舶
6月4日,九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九江市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指出,培育壮大新兴绿色环保产业。鼓励企业研发工业副产氢的低成本提纯、储运技术,积极对接固态电池技术转化项目,推动锂电池制造技术升级项目落户。积极拓展氢能、甲醇、绿电等清洁能源应用,围绕氢能“制、储、运、加、用”五大环节加快布局,大力推动重塑能源、中广核氢醇一体化、中鹏未来重大项目建设,发展氢能船舶、新能源商用汽车和重卡等绿色交通运输装备产业。
福建
福建发布《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
6月18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氢能规划》提出了福建省氢能产业两个阶段发展任务。
一是2025至2030年为起步发展期,建成10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1—3个百兆瓦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建成1—3个氢基绿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各类型加氢站50座,在港口、园区或城区打造10条运营示范线,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达到6000辆/年,实现氢能规模化商业应用。二是2030至2035年为快速跃升期,形成10万吨/年绿氢生产能力、100万吨/年氢基绿色燃料生产能力,绿氢在全省氢源中占比达到40%以上,建成东南沿海重要的绿氢及氢基绿色燃料供应基地、输运枢纽和加注中心,形成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多元应用场景的产业体系,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年。
贵州
贵州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6个氢能项目
近日,贵州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通过梳理,包含6个氢能项目,项目划分为预备、新建、续建、收尾四大类。预备项目2个,分别为清镇市生态贵阳红枫流域风光水氢储五位一体技术研究项目、织金县中石化长城能源100万吨/年甲醇项目。新建项目2个,分别为六枝特区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硝基水溶肥生产制造项目、都匀市风氢氢能绿氢零碳智慧园项目。续建项目1个,为钟山区焦炉煤气高附加值利用制氢联产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收尾项目1个,为六枝特区焦化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六盘水水城区着力发展氢能
5月7日,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政府发布《六盘水市水城区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指出,将依托贵州能源200万吨/年煤焦化项目,以焦炉煤气制氢为起点,以公交和运煤重卡为突破口推动示范应用,围绕焦炉煤气制氢工艺,开展制氢、储运、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领域打造50辆以上氢能重卡应用示范场景。氢气制取方面,建成1座制氢厂;基础设施方面,建成加氢站2座以上;推广应用方面,围绕特定煤矿、洗煤厂、焦化厂、火电厂、货场等煤炭物流运输场景,推广燃料电池重型牵引车、自卸车等新能源装备;招商引资方面,积极引进一批氢能装备企业、燃料电池汽车运营与配套服务等企业。
内蒙古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30年绿色氢氨醇产业目标产值30亿
4月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工信局在官网发布了《锡林郭勒盟关于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根据《意见》,锡林格勒盟对氢氨醇产业2025年/2027年2030年产值目标分别为1亿/18亿/30亿;对绿色氢氨醇生产能力为2025年制氢能力5000吨以上,2027年制氢能力10万吨以上、制氨能力20万吨以上、制醇能力15万吨以上,2030年制氢能力20万吨左右、制氨能力80万吨以上、制醇能力30万吨以上。
广西
广西:支持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等新兴产业发展
4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强化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加快构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基础设施标准升级,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性测试等标准研制。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制定氢制备、存储、应用及氢电融合等标准。填补新材料和功能材料、生物制药、中药材及东盟进口药材等领域核心关键检验检测项目空白,提升检验检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