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中国乘用车行业完成了从“价格战”向“价值战”的关键拐点。5月以来,工信部等部委明确表态反对简单降价、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一场针对“内卷式”竞争的整肃迅速展开,配套治理供应商账期、抽查产品一致性等措施接连落地,行业普遍把这轮政策信号解读为“让出血式促销真正退场”。
与政策调整同步推进的,还有市场结构的再平衡。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3%,上半年平均渗透率站上“对半分水岭”的关键节点,全年冲击55%的目标已具现实基础。由此带动产业重心快速转向技术含量更高、体验场景更复杂的插混、增程与高阶智能化燃油车。
这一趋势已在企业半年销量成绩单中清晰体现:新势力普遍走高,坚持多动力并行策略的企业表现尤为亮眼,特斯拉等单一路线品牌面临阶段性瓶颈,传统合资品牌多数仍在寻求增长锚点。
在此格局中,上汽大众用一份“油电同进、稳中有升”的半年答卷,展现除了了“合资2.0”阶段的领先逻辑:不仅守住了燃油“基本盘”,还在智能化、电动化多点布局上打开第二增长曲线,更以52.3万辆背后的战略发展模式为整个合资板块提供了一个兼具现实操作性与长期价值感的增长样本。
半年52万辆,上汽大众“油电同进”的强力印证
面对价格竞争降温与技术路径分化,上汽大众上半年交出了一份兼顾规模与质量的成绩单:6月终端销量达9.6万辆,同比增长15.1%;前6月累计零售销量52.3万辆,逆势实现2.3%的正增长,在合资阵营中处于领先梯队。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其“油电同进”战略稳步推进的强力印证。在新能源快速渗透的背景下,很多车企被动转向电动化单一路径,但上汽大众始终坚守燃油车“根基”,同时加速电动化布局,构建起更具弹性的产品结构。帕萨特、途观、朗逸、途岳等四大燃油家族稳定输出基本盘,ID.3、ID.4 X 年型智能升级助力纯电细分增量,形成“油电同智”融合发展新模式。
从产品节奏来看,上汽大众上半年节奏紧凑:3月途昂 Pro 以七座 SUV 搭载智驾 2.0 的组合,填补了中大型合资 SUV 智能空白;6月ID.3 GTX 套件款上市并同步发布“官改”概念车,抢占20万元级纯电运动改装赛道;ID. ERA 增程概念车亮相,更标志着其正式切入高热度的增程混动赛道,目标直指 2026 年量产落地。这一系列动作,使其在三种主流动力路径上同步迭代,不仅为燃油车用户提供智能化升级选项,也为新能源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价值感知。
从具体销量数据看,老牌国民家轿朗逸家族6月终端销量2.5万辆,半年累计13.7万辆;B级车帕萨特家族6月超2万辆,累计11.7万辆;途观家族6月近2万辆,累计9.1万辆;紧凑级 SUV 途岳家族6月1.4万辆,累计7.1万辆。各细分领域均稳居前列,显示出“产品力+品牌力+智能力”三重优势的有力支撑。
事实上,上汽大众这样的稳健增长也符合市场趋势。随着消费者对长期使用成本、智能体验与整车稳定性的关注度上升,具备成熟产品生态与多动力路径的合资品牌迎来“再增长”机会。而上汽大众正是这类代表中,少有能将销量韧性与结构进阶同步推进的范例。
价值竞争时代的“合资范式”
上汽大众的产品销量并非孤立的“阶段性胜利”,而是其系统性“合资2.0”战略逐步兑现的阶段成果。这一战略背后,是“长期主义+本土智慧”双重驱动的深入融合,既不脱离德系品质的底层逻辑,也更紧贴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
一方面,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及新能源智能化中心,上汽大众持续推进“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研发模式。安亭总部园区已升级为涵盖研发、智造与数字化于一体的核心枢纽,具备前瞻技术定义与快速试制能力。中国本土团队在产品定义、设计与工程开发上拥有更高话语权,从而打破传统输入式合资模式,实现双向融合与创新。
另一方面,基于中国市场对智能化体验的高要求,上汽大众也正重塑其“智驾生态”,不仅引入华为乾崑智驾作为核心合作伙伴,还与 Momenta、宁德时代、阿里云等多方共建“智能科技朋友圈”,将域控制器、电池安全管理等领域打通整合,形成稳定、高效的软硬件闭环。
在技术层面,德系标准从未让位。即便在产品迭代周期不断压缩的行业背景下,上汽大众仍坚持多轮测试验证流程。全球标准+中国场景的双重验证,让其在电池安全、整车耐久、智能座舱稳定性等方面维持行业标杆水准。今年上半年,上汽大众宣布将“整车终身质保”政策由途昂 Pro覆盖至全系燃油 SUV,这正是其对长期品质自信的体现。
合资品牌如何摆脱被动地位、走出品牌光环褪色、价格下探、盈利萎缩的循环模式,成为眼下最大命题。而上汽大众所构建的这一“德国品质+中国智慧”的融合逻辑,正在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合资升级样本路径。
多线出击,下半年更入佳境
如果说上半年解决了“稳住基本盘、同步切新能源”的任务,下半年上汽大众则将进入“集中投放、扩大战果”的高峰节奏。
根据规划,大众品牌将推出新凌渡L(含2.0T GTS版本)与朗逸 Pro,强化在 A+与 A级轿车市场的智能与审美竞争力;上汽奥迪则将发力运动豪华细分市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 A5L Sportback 也将在下半年登场;同时,AUDI 新品牌旗下首款纯电车型E5 Sportback 瞄准高端智能电动车需求,预计将引发30万+纯电市场新一轮技术竞争。
整个产品落地节奏覆盖三、四季度,叠加增程混动技术的首次量产,将进一步验证其“油电同智”的盈利模型与技术路径。这一布局不仅完善其在家用、运动、豪华、纯电四大消费模块的覆盖,也为2026年新能源产品大年提前蓄势。
站在当前节点回看,上汽大众的每一次产品迭代、每一个智能合作、每一次平台布局,都不是短期销量博弈的简单动作,而是其对“合资新阶段”深入思考后的系统化回应。在这一逻辑下,2025年只是过渡,而真正决定未来走势的,将是2026年全维产品谱系与技术生态的集中爆发。
上汽大众上半年稳固了其在合资品牌中的领军地位,更在价值竞争浪潮中展现了极强的市场适应力与战略前瞻性。它证明了在后“价格战”时代,真正具备技术含量、生态能力与品质韧性的合资企业,仍能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稳步增长。而上汽大众,已然成为合资板块高质量发展的范式样本。对整个行业而言,它的上半年不仅是一份亮眼答卷,更是一份值得反复参照的战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