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电动汽车市场仍强劲增长。1-5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8%,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带动电池装机量攀升,中国电池企业成为最大红利占据者。
在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中,中国6家电池企业再度上榜,且均实现不小幅度增长。
具体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6家公司市场份额提升,达68.4%,已接近七成。
从市场份额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比亚迪增长最明显,达2%;日韩4家企业包括LGES、SK On、三星SDI、松下装车份额下降,其中LGES下滑最明显,下降2.1%。
从装机量同比变化来看,1-5月,仅三星SDI、松下装车量同比下降,蜂巢能源装车量实现同比翻倍增长,达110.1%。
无论是装机量增长还是市场占有率,日韩电池企业与中国电池厂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一大重要原因就在于,在欧洲市场上的“节节败退”。
今年以来,欧洲车企对廉价中国电池的偏好更加明显,今年1月,韩国三大电池企业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仅为35.6%,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15.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跃升至56.3%。
尽管今年1月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0.5%,显示出市场复苏的迹象,但这一增长红利几乎全部被中国电池企业占据。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以及国轩高科等中国电池企业,正通过在欧洲投资设厂,积极拓展欧洲市场。
以宁德时代为例,宁德时代5月在中国的电池装机容量为26.2GWh,同比增长39%。其国内市场份额在5月为42%,环比上升2.0个百分点。
5月宁德时代在中国的主要客户为小米、特斯拉、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小米集团于6月26日推出SUV车型YU7,上市一小时内获得28万确定的订单。小米YU7所有版本将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这将成为对宁德时代装机量一大助力。
在欧洲,宁德时代5月市场份额为44%,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2025年前五个月市场份额同为44%。在欧洲,5月其最大客户为大众、奥迪及宝马,分别占其欧洲电池装机容量的18%、12%和11%。
另一边,日韩电池厂目前主要重心在北美市场。此前,由于美国对新能源投资的激励措施较大,且有各种补贴政策,因此韩国新能源巨头纷纷涌向美国投资建厂。
但特朗普上台以来,IRA的提前废除、电动汽车强制化相关行政命令的撤销、减税法案的通过等政策正在发生急剧变化,这对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和市场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7月1日,美参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该法案除将多项临时性税收优惠永久化外,还对新能源政策和电动车激励机制进行政策调整,废除现行联邦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及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下的新能源激励措施。
随着这种政策变化,日韩电池企业在美投资因补贴取消利润承压,投资积极性受挫。同时,美国新能源产业竞争力下降,特别是对于依赖抵免的中低价位车型,可能导致美国汽车制造商因抵免政策提前终止而销量下滑,从而导致其电池采购量下降,压缩市场增长空间,减少对韩国电池企业采购需求,韩国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和客户。
LG新能源方面表示,美国汽车制造商正在采取保守的电动汽车战略。公司计划今年将资本支出削减至多30%,同时警告称,由于一些主要市场环境政策的变化,该公司的增长将放缓。该公司所特指的,就是特朗普政府最新改变的电动汽车政策。
相较之下,中国锂电产业链凭借“技术—成本—生态”的闭环优势,新增产能将在印度、摩洛哥、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快速落地,多元化避开政策风险,挖掘新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