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界S800发布会让我们得以一窥尊界超级工厂的神秘面纱。项兴初先生在介绍尊界S800的时候确实提到了好几项牛气的技术其中“零接触冲压智慧体”听起来就充满了未来感。那这到底是个啥?在咱们现在的汽车工厂里普遍吗?别急小星这就用最简单的方式给你讲讲清楚。
什么是汽车冲压?
咱们先说说“冲压”是啥。你知道汽车的车身面板比如车门、引擎盖、车顶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它们可不是一块块拼接起来的而是用很大的金属钢板或者铝板放到一个巨大的冲压机里用模具像盖章一样一下子“压”出来的。这个过程就叫做冲压。冲压是汽车制造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了车身骨架和外形面板的精度、强度和外观质量。一个现代化的汽车冲压车间里通常有好多台庞大的冲压机像一座座小山一样高还有各种机械臂在搬运金属板和冲压好的零件。整个过程看起来就很壮观!
什么是"零接触冲压智慧体"
为了了解尊界超级工厂背后的AI智能制造小星做了点功课和大家深层聊聊。"零接触冲压智慧体"本质上是对传统汽车冲压工艺的颠覆性重构。传统冲压工艺中人工干预环节众多从原材料搬运、模具调试到质量检测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工参与。而零接触冲压智慧体则通过高度集成的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整个冲压过程的无人化操作。
这套系统的核心在于三个关键要素的深度融合。首先是智能感知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阵列和机器视觉技术实时监控冲压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变化。其次是AI决策大脑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对冲压参数进行实时优化调整。最后是全自动执行机构包括智能机械臂、自适应夹具和柔性传输系统。更为惊人的是这套系统能够自主学习和进化。每一次冲压操作产生的数据都会被收集分析用于优化下一次的工艺参数。这种自我学习能力使得冲压质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提升真正实现了"越用越聪明"的效果。
技术原理的深度解析
“零接触冲压智慧体”案例完美地体现了数字化运营的核心理念。它通过RFID、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材料和过程的实时感知。利用AI算法进行智能分析、预测和决策,动态调整冲压参数。再通过机器人和压机进行快速部署和自动化执行。咱们做个不恰当的类比就像战场察打一体体系一样,这种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闭环运作使得冲压过程能够达到微米级的极致精度和零损伤。是将数字化能力落地于复杂制造场景的典型。
汽车工厂中的应用现状
说实话小星曾经参观过国内上汽、大通等产线和国外特斯拉、通用等数字化制造。作为汽车制造业的前沿技术零接触冲压智慧体在全球汽车工厂中的普及程度仍然有限。根据我的观察和调研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头部车企在特定工厂中部署了类似的系统。这就要回到行业对尊界定位的评价。以往国外豪华车以产量小+纯手工打造标榜稀缺性,现在国内豪华车则以功能和制造的智能化+自动化重塑市场。能否成功尚未可知,但是却能够感受到中国制造2025与普通工业4.0的不同点。
造成零接触冲压智慧体普及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技术门槛极高需要在AI算法、精密机械、传感技术等多个领域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投资成本巨大一套完整的零接触冲压智慧体系统投资往往超过数亿元。而这恰恰是中国制造2025中强调包括环保和人工智能体系建设的重点。对中美两国在AI发展中不同阶段和侧重点来看美国在算力竞赛方面表现突出而中国则在将AI技术与丰富的应用场景结合,强调技术的产业化和解决实际问题。
对豪华车制造方式的变革之前就有大众汽车辉腾车型德累斯顿玻璃工厂的尝试。玻璃工厂内环形产线采用大量辅助机器人但人仍然是主题,可以说是另类手工打造。随着辉腾车型的停产该产线开始转型。可以说是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没有到位前的汽车行业工业4.0的一次大胆尝试。
基于AI的制造体系会保护还是伤害人类
冲压车间是典型的重工业环境,存在高温、高压、尖锐金属、巨大噪音和震动等危险因素。传统的冲压工作需要人工送料、取件、检查,工人面临被机器夹伤、砸伤、割伤的风险,长期重复劳动也容易导致职业病。“零接触”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将人从这些危险、艰苦、重复的环境中解放出来,让机器去承担这些高风险的工作。 这极大地提升了工人的工作安全性,降低了职业伤害的发生率。它有巨大的潜力去保护人类,让人们远离危险和繁重的工作,提升整体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但同时它也带来了就业结构变动、技能淘汰、责任归属等潜在的社会和伦理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对部分人群造成伤害。
尊界超级工厂的"零接触冲压智慧体"虽然目前在汽车工厂中并不普遍但它代表了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方向。这种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闭环运作是将数字化能力落地于复杂制造场景的典型。恰恰反应了中国制造2025中强调人工智能体系建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