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攀升至350万辆,较上月增加15万辆,同比增12万辆,创下近两年新高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这一增长源于政策刺激下厂商的乐观预期:春节后生产节奏加快,批发量积极释放,但未来三个月(5-7月)将进入传统淡季,销量预计逐步下滑,库存支撑天数达57天,较2024年同期多5天,压力初显 。
生产狂飙VS销量隐忧:供需矛盾如何平衡?
尽管库存压力增大,但车企生产热情未减:
2025年1-4月累计生产854.4万辆,同比增长13.8%,4月单月产量223万辆,同比增11.2%,增速仍处高位 。
零售端表现强劲:2025年1-4月累计零售688万辆,同比增长7.9%,其中3月零售194万辆创历史同期新高,4月零售175万辆仅略低于2018年峰值 。
矛盾在于,生产端的高增长与未来淡季需求收缩形成反差,若销量增速放缓,库存消化将面临考验。
新能源车库存激增:渗透率提升背后的隐忧
新能源车市场成为库存“重灾区”:
仅生产新能源的企业库存从2023年初20万辆飙升至2025年4月85万辆,4年间增长超3倍 。
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新能源库存增加19万辆,增速远超燃油车 。
尽管新能源渗透率提升(2025年4月达43%),但渠道与厂家库存双升,暴露出市场供需失衡风险。
经销商分化:自主品牌承压,豪华车库存积压
库存结构呈现显著差异:
自主品牌库存系数环比增7.3%至1.47,部分品牌如广汽传祺库存深度超2个月 。
豪华车及合资品牌库存下降:豪华&进口品牌库存系数环比降23.1%,合资品牌降21.7% 。
这一分化或与新能源转型速度、消费偏好变化相关。
车企破局:控节奏、清库存、抢市场
面对库存压力,行业需多措并举:
动态调整产销节奏:结合淡季预判,避免盲目扩产,参考5月市场预期乐观度82%的信号,灵活调配产能 。
加速清理历史库存:针对燃油车库存占压(如豪华车),通过促销政策加速周转,同时聚焦新能源增量市场 。
政策借力与渠道优化:利用地方消费券、以旧换新补贴激活需求,并强化经销商库存结构管理 。
库存高企下的车市变局
350万辆库存既是厂商对市场前景的押注,也是转型阵痛期的缩影。在新能源渗透率攀升、燃油车萎缩的背景下,车企需在“保增长”与“防风险”间找到平衡。若政策红利与消费韧性持续释放,车市或能平稳度过淡季;反之,库存压力可能引发新一轮价格战。未来三个月,市场将迎来关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