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们,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最近汽车圈的一个热点话题。
这事儿一出来,可真是让不少新车主心惊肉跳啊!
想想看,你好不容易攒钱买了辆新车,满心欢喜地开上路,结果刚出门就被交警拦下来,一查还直接记3分、罚200。
这是什么体验?跌冒烟了吧!
最近,成都和湖北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有车主刚提了新车没几天,就因为车窗贴膜透光率不达标被罚。更让人气不过的是,这贴膜还是原厂自带的!
解析:这事儿的关键在哪?
法规要求:《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明确规定,前挡风玻璃和前排侧窗的透光率不得低于70%。这是为了保证驾驶员视野清晰,确保行车安全。
执法现状:现在不少地方都在开展"亮窗行动",严查不合规车窗贴膜。交警用专业仪器测量,只要不达标就按规定处罚。
责任归属:虽然是原厂配置,但按现行规定,车主也要承担责任。这就是让人觉得冤的地方了。
观点:这事儿确实有点复杂
我得说,交警执法没毛病。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他们也是按章办事。但是,这种"一刀切"的执法方式,确实让人觉得有点生硬。
厂家在这事上也难辞其咎。作为专业的汽车生产商,应该清楚了解相关法规,出厂车型就应该符合标准。把不合格产品交到消费者手上,这责任可就大了。
再说车主,买车前多了解一下相关知识确实很有必要。但话说回来,普通消费者哪能想到连原厂配置都有问题啊!这种情况下被罚,换谁谁也不服。
那么问题来了,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立即整改:不管多不爽,先把车窗膜换了再说,安全第一嘛。
找厂家理论:既然是原厂配置惹的祸,厂家肯定要负主要责任。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包括罚款、换膜费用等。
投诉举报:如果厂家态度恶劣,可以向消协、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呼吁完善: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建议相关部门完善法规,明确各方责任。
建议:买车时多留个心眼
提车前问清楚:主动询问4S店车窗透光率是否达标。
自己动手测:可以买个简易的透光率测试仪,价格也就几十块。
选择大品牌:知名度高的品牌,在这些细节上一般不会出问题。
留存证据:如果4S店承诺达标,一定要留好相关证据。
说真的,这事儿让我也挺纠结的。一方面,交警执法无可厚非,毕竟是为了行车安全。
但另一方面,新车主无辜"躺枪",确实挺冤的。我觉得,根本问题还是在于监管和执法环节的脱节。
车辆出厂、上牌、年检等环节,应该就把好关。等到了消费者手里才查,未免有点太不近人情。
还有就是,厂家的责任必须要明确。不能老是让消费者买单。
要我说,这种情况下的罚款,就应该直接找厂家要!
也希望各位车友提高警惕。买车不易,用车更不易。多学点知识,少走点弯路,这才是正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