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退车退钱,雷军的麻烦越来越大
创始人
2025-05-14 06:39:54
0

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近日,一场由数百名小米SU7 Ultra车主发起的集体退车维权行动,将这家以“互联网思维”跨界造车的科技巨头推入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

就在几日前,雷军还在发微博,坦言:“过去1个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时间”。

显然,这几天,形势没有好转,让小米和雷军更加被动。。。

从“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到“年轻人的第一次维权”,小米汽车的信任泡沫正被戳破,而这场危机的根源,正是其营销话术与实际产品力的巨大落差。

看似偶然,又有着诸多必然。

雷军凭借在手机领域积累的声誉和粉丝基础,为小米汽车的诞生吸引了大量目光。然而,近期小米汽车却陷入了严重的危机,车主集体要求退车退钱,让雷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事情的导火索是小米SU7 Ultra 车型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问题。官方将这个价值4.2 万元的选装件宣传为具有赛道级散热设计,宣称能够提升刹车散热效率15%”,还复刻纽北原型车空气动力学。但车主们拿到车后实测发现,风道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气流。B up @汤姆的混乱空间发布的实测视频显示,用家用鼓风机测试时,前舱盖开孔处的纸巾纹丝不动。

而且,内部结构与普通铝制机盖并无二致,既未连接刹车系统散热,也没有增加车辆下压力。甚至,官网之前宣称的双风道导向轮毂散热描述也被悄然删除,改口称该部件主要服务于造型需求。这一系列操作,让车主们感觉自己花高价买了一个仅仅具有装饰作用的部件,遭受了严重的欺诈。

这样的解锁条件对于绝大多数车主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关键是,这一限制在购车合同中并未提前告知车主,这无疑让车主们感觉自己花钱买了一辆性能被阉割的半成品车。有车主连续多次挑战浙赛,却始终无法达到解锁标准,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也在此时集中爆发。据媒体报道,安徽一位车主的新车仅仅行驶了39 公里,就因为驱动系统故障而抛锚,最后售后只能直接退车;苏州的首提车主周艾伦,车辆在隔天就出现电机异响,拆开后发现轴承存在裂痕。这些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车主对小米汽车的信任,也让小米汽车在二手车市场的价格大幅跳水,SU7 Ultra 的准新车折价超过3 万元,车主们自嘲开的不是车,而是贬值计算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小米汽车在二手车市场的保值率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较低水平,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对小米汽车质量的担忧。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小米汽车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平息车主的怒火。对于碳纤维前舱盖问题,小米给出的补偿方案是,未交付订单可改配普通铝制舱盖,而已选装用户则赠送2 万积分(约合2000 元)。但这样的补偿方案与4.2 万元的选装价格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根本无法弥补车主的损失。而且,改配铝制舱盖需要重新排队等待30 - 40 周,如此长的等待周期,让车主们难以接受。对于动力性能限制问题,小米虽然暂停了相关更新,并承诺在4 - 8 周内解决,但车主们的信任已经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们不再愿意轻易相信小米的承诺,冲突愈演愈烈。

众多车主对小米汽车的不满情绪逐渐汇聚,最终演变成了大规模的集体维权行动。超过300 名准车主组建了维权群,并签署联名信,委托律师启动集体诉讼,要求小米无损退车,甚至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退一赔三。在社交媒体时代,车主们的维权行动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他们发布的实测视频、维权信息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头部汽车博主的参与更是让事件不断发酵,形成了车主维权- 舆论关注- 品牌承压的恶性循环。

小米汽车陷入如今的困境,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产品宣传角度来看,小米汽车存在过度夸大、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在宣传产品时,对一些关键部件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不切实际的宣传,却没有在合同中明确相关限制和条件,导致车主在购买后心理预期与实际体验产生了巨大落差。从质量把控方面来说,小米作为跨界进入汽车行业的新势力,在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控上可能还存在不足。短时间内集中爆发的驱动系统故障、电机异响等质量问题,反映出其在生产环节可能没有做到足够的严谨和规范。此外,在面对危机时,小米汽车的公关和应对策略也存在失误。其给出的补偿方案缺乏诚意,没有站在车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

总结下来,这场危机的根源是互联网思维与汽车工业的碰撞:

营销先行,技术滞后:小米将手机行业的“参数内卷”移植至汽车领域,用“1548匹马力”“纽北调校底盘”等概念吸引流量,却忽视技术落地的可行性。例如,碳纤维前舱盖实际减重仅1.3公斤,每克成本高达32元,性能提升却为零 。

用户沟通失效与“霸道逻辑”:小米通过OTA更新单方面限制性能,未提前告知用户,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功能变更需明示”的规定。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做法,暴露了互联网企业对汽车产品责任的认知不足。

品控与安全隐忧:除宣传争议外,小米SU7还被曝出刹车失灵、故障误报等质量问题。某汽车质量网2025年第一季度榜单中,SU7以239分垫底,被贴上“质量最差纯电车”标签 10。安全问题的频发,进一步加剧用户信任崩塌。

有业内律师指出,若证实小米明知功能缺失仍宣传性能提升,则构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欺诈行为,车主可主张退一赔三。但对于表达不清晰故意误导的界限,法律界存在分歧。付建强调,维权成功需法院结合双方证据判定,例如宣传截图、测试视频、第三方检测报告等。

对于雷军而言,小米汽车的这场危机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小米品牌一直以来强调性价比用户至上,但此次事件让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遭受了重创。5 12 日上午,港股小米集团盘中跳水,股价最低跌至48.5 港元/ 股,跌近5.6%,此后虽有所回升,但仍收跌1.46%,报50.6 港元/ 股。

市场认为,此次股价异动的直接诱因是多名小米Ultra 车主的退订风波。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车主的问题,重新赢得车主和消费者的信任,小米汽车未来的发展将举步维艰。而且,这一事件还可能对小米集团的整体战略产生影响,毕竟小米在汽车业务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将是雷军和小米汽车团队接下来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小米汽车的信任危机,本质是互联网思维与汽车工业规律的冲突。当“颠覆者”人设崩塌,用户发现光鲜参数背后是品控漏洞与信任透支,所谓的“科技平权”便成了空中楼阁。

这场风波或许正是智能汽车行业回归理性的转折点。当消费者学会用放大镜审视每一句宣传语时,车企的“PPT造车”时代该终结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风风神和风行区别是什么? 东... 东风风神与东风风行虽然同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旗下,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首先,从公司从属关系上来...
挂档和手刹哪个先? 挂档和手刹... 在停车时,挂挡和手刹的操作顺序至关重要。对于手动挡车辆,正确的步骤是:首先踩下离合器,挂入空挡,接着...
沃尔沃敞篷车有几款? 沃尔沃敞... 沃尔沃敞篷车目前有一款,即Volvo-C70。以下是该车型的相关介绍: Volvo-C70是一...
超过6年的车需要上线吗? 超过...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超过6年的车辆每年都需要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年检...
经常用92的油可以加95的吗?... 经常使用92号汽油的车辆可以加入95号汽油,但长期这样做可能会对汽车造成损害,影响点火正时,导致高油...
摩托车小贸和大贸的区别是什么?... 摩托车小贸和大贸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享受政策方面:大贸车可以享受官方的质保法规政策,...
驾驶证到期了可以提前多久换证?... 根据《交通法规扣分细则》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在驾驶证有效期满前九十日内,向驾驶证核发地或核发地以外...
20kg尿素桶能装多少升柴油?... 一个20kg的尿素桶大约能装30升柴油。这是如何换算的呢?柴油的密度通常在0.8350至0.8600...
科目一和科目四有什么区别? 科... 科目一与科目四在驾照考试中各有特色,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首先,从考题数量上看,科目一包含100道题目...
2021款卡罗拉cvt变速箱有... 2021款卡罗拉的CVT变速箱是否带有起步齿轮呢?答案是肯定的,它采用了起步齿轮来改善低速域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