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由上汽集团大乘用车与温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联合主办,温州湾新区经济发展局、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会、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OE汽车承办的“走进上汽|上汽集团·温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对接会”圆满落幕。
本次活动是上汽集团首次以企业和地域为纽带,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携手合作,共谋发展。活动以“双向奔赴&协同赋能”为主旨,邀请了温州地区48家优质供应商及百余位行业专家,就整零协同、前瞻技术、创新应用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未来合作的新机遇。温州市副市长王振勇、上汽集团副总裁杨晓东出席会议并发表大会致辞,上汽集团研发总院副院长仇杰、采购部生产采购总监吴楚臻、研发部驱动及发动机总监张子庆、研发部能量中心项目管理部总监范本正、温州市汽车产业链相关领导及40余位企业家一同出席会议。
大会致辞
携手温州汽车供应链
共筑产业发展新篇章
会议伊始,杨晓东副总裁满怀深情地回顾了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与上汽的渊源,双方在汽车领域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5年前,对温州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锐意创新、主动变革的精神印象深刻,著名的“四千精神”就是温州创一代的真实写照;并对疫情期间瑞立集团对上汽乘用车公司园区职工提供了充足的生活保障表达了诚挚的谢意。王振勇副市长表示,温州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发祥地之一,最初的民营企业家是从水路到上海进行贸易开始走向世界,最终实现了“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温州人”,可以说温州民营经济发展与上海市的开放发展是一水相依的。
杨晓东副总裁表示,上汽集团以打造世界顶级汽车品牌为战略目标,与产业体系成熟、协同创新能力突出的温州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双方通过深度协同合作,将加速中国汽车工业核心技术突破与国际化进程,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具价值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在致辞中,王振勇副市长系统阐释了温州发展当前四个方面的变化:城市能级持续跃升,温州锚定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东南沿海重要商贸城市三大城市定位推动发展,城市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领域实现质效双增,2024年GDP突破9700亿元,常住人口新增9.1万(增幅全省第二),加速向"万亿GDP、千万人口"双万城市目标迈进;创新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当前700万方创业孵化空间将扩容至1900万方,推动城市从传统"创业之都"向现代"创新之城"转型;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通过市领导挂帅的产业链"链长制"改革实现产业高效协同,连续两年荣膺"企业家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针对本次与上汽集团的产业链对接,王振勇副市长提出深化汽车产业合作的三大实施路径:通过联动大乘用车研发部与同济大学、温州大学等高校构建产学研协同平台,重点开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模块化开发;同步建立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的分级供应商体系,系统性培育本地优质企业进入核心供应链;并以城市出行、物流配送等场景化示范项目为切入点,双向推动上汽创新产品落地与温州企业市场渠道拓展,构建可持续的产业共赢生态。
在产业链合作方式探讨中,仇杰副院长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两步走"方案:首先是校企联合攻关,以科技部重点课题为范式,开展前沿技术联合研发;然后是产业转化落地,基于技术成果分解需求,依托温州本土的软、硬件设计能力,通过高校衔接实施专项产品开发,直达量产应用。
主题演讲
整车需求系统梳理
产业配套精准对接
研发部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成居正向与会嘉宾和企业家们介绍了上汽集团的业务板块、产品布局、汽车品牌以及转型发展现状,系统阐述支撑多品牌矩阵协同发展的7大技术底座:包括覆盖纯电、混动、燃料电池的三大整车技术底座,以及涵盖动力电池、动力总成、电驱系统和软件架构的四大关键系统技术底座。
在温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情况介绍中,温州市经信局副局长杨雄文从“产业发展情况”、“产业集群效应”、“转型升级趋势”、“创新支撑”及“品牌影响力”5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享,展现了温州汽车零部件企业品类全、规模大、产业链完整的特点,形成"规模化制造+创新转型"双引擎,在新能源赛道展现技术攻坚与品牌升级双重势能。
双向奔赴的对接离不开需求与供给。采购部生产采购总监吴楚臻认为当前的零部件采购重点在于成本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并介绍了三个主要的合作模式:一是价值采购:通过成本、技术质量等多维度评估筛选供应商;二是协同开发:整、零联合立项实现技术共享;三是在地生态:构建主机厂为核心的本地化配套集群。建议温州汽车产业链可以与研发部进行前期开发合作,以发挥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的优势。
·
·
·
← 左右→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企业家踊跃发言,分别有十余位企业家从产品质量、技术创新、配套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充分、务实的交流。
技术展示
产品巡展开盛宴
思维碰撞赋新能
会议结束后,王振勇副市长、杨晓东副总裁等与会领导及企业家一同参观了技术展区。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本土研发的汽车产业链核心产品,涵盖汽车座椅、域控制器、涡轮增压器、轴承、传感器、执行器等关键零部件,基本满足了整车配套需求。
·
← 左右→
·
参展企业依托集成电路芯片设计、Autosar汽车软件开发、精密机械制造等核心技术领域,打造了覆盖芯片设计-精密制造-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技术解决方案。该创新体系不仅彰显了本土企业在汽车电子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更通过构建关键环节的国产化替代能力,为保障智能汽车供应链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
·
·
·
← 左右→·
·
·
·
技术研讨
聚焦核心趋势
探寻关键路径
技术研讨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研发部驱动及发动机总监张子庆率工程开发团队与人本轴承、合泰汽车、致森科技、人驰汽车以及国盛汽车等供应商技术专家就车用轴承、涡轮增压器、EGR控制阀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趋势、材料、工艺、性能、成本与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了未来的创新产品方案与技术降本的关键路径。
·
·
·
← 左右→
成果与展望
合作机制
本次对接会成功构建"主机厂-供应链-政府"三方协同平台,现场组建专项工作组,建立产业链深度合作推进机制。首批已有多家温州企业通过技术匹配进入上汽供应商考察名录,重点覆盖机械架构、智能网联、三电系统等核心领域。
产业前瞻
放眼未来,随着"研发协同+在地配套"模式深化,汽车产业价值链条正加速重构,将会深刻影响产业竞争格局。行业分析显示,整车厂与供应链企业的协同创新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本次建立的合作范式或为长三角汽车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撰稿:杨芾
编辑:丁颖
审核: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