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AI+汽车智能化以地平线为例,探究第三方智驾供应商核心竞争力
报告共计:60页
《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十一——以地平线为例,探究第三方智驾供应商核心竞争力》由东吴证券撰写,深入分析了第三方智驾供应商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的发展机遇、国产芯片的竞争优势,以及以地平线为代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国产智驾芯片发展机遇:电动化推动汽车E/E架构升级,车企能力边界外溢,智能化时代促使其追求软硬一体适配,期望从芯片和算法获取更高利润。在市场竞争中,车企格局加速收敛,规模效应愈发凸显。智驾平权成为推动智驾供应商发展的关键力量,城市NOA的普及进程不断加快。同时,系统降本也是重要趋势,基于国产芯片的智驾方案有望成为成本最优选择。
2. 国产芯片比较优势:英伟达凭借Orin系列在高阶智驾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国产芯片经过多年发展,在多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在量产验证上,国产芯片与英伟达的产品验证期错位,目前已进入同层次竞争;性能方面,2025年地平线、黑芝麻等供应商实现产品升级,具备中高阶芯片供应能力;需求层面,国产芯片成为智驾平权的主流选择,众多自主车企将其纳入智驾方案。此外,与英伟达GPGPU芯片不同,多数智驾芯片为ASIC芯片,采用NPU设计,在特定AI计算中效率更高。
3. 第三方芯片供应商核心价值:芯片开发周期长,至少需要三年积累,车企自研芯片需具备大规模自供销量和良好迭代能力。在算法领域,“BEV+Transformer”的智驾算法得到广泛应用,强化学习为智驾模型训练提供新方向,地平线通过多种强化学习应用方法提升智驾性能。地平线的软硬一体战略是其核心竞争力,在硬件上,自研BPU架构提升算力效率;软件层面,构建全栈算法体系,并引入强化学习优化算法。其“天工开物”工具链和BPU架构紧密配合,实现软硬件高效协同。
4. 地平线基本面剖析:地平线自2015年成立,股权结构稳定,核心团队行业经验丰富,通过多轮融资在智能驾驶领域站稳脚跟。其客户涵盖不同层级,与大众、大陆等建立战略合作。产品从低中阶向高阶发展,J6P芯片性能强劲,还推出“弹夹系统”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财务上,公司营收增长迅速,2024年实现盈利,毛利率较高,现金流动性良好。同时,地平线生态开放,提供多种合作模式,其BPU架构、软件工具包等为智能驾驶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60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