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与“五一”国际劳动节交汇的时刻,深圳再添荣耀,涌现出11名全国劳动模范、5名全国先进工作者、33名广东省劳动模范、2名广东省先进工作者、10个广东省先进集体。
今天
让我们目光聚焦于这些新时代的奋斗标杆
他们或以工匠精神铸就“深圳精度”
或用奉献热忱传递“特区温度”
在他们身上
我们看到了“劳动创造幸福”的鲜活实践
更触摸到了这座城市强劲跳动的创新脉搏
自研“中国芯”,为中国智能汽车锻造“火眼金睛”
广东省劳动模范廖裕民
在深圳街头,细心的市民或许会发现,许多自动驾驶汽车的车顶都有一个“小凸起”,里面藏着的是激光雷达,它就像智能驾驶的“眼睛”,通过发射激光并计算反射时间来精确测量距离,在黑夜、大雾、沙尘等环境下仍能清晰感知几百米范围内的路况,保障行车安全。
鲜为人知的是,这双“眼睛”大多出自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公司。公司芯片部IC设计经理廖裕民,负责激光雷达专用系统芯片的研发工作。他与团队日复一日潜心耕耘,为守护城市交通出行安全贡献力量。
从“天价进口”到“科技平权”
“五年前,一颗激光雷达要价十几万元,相当于一辆家用轿车的价格。”廖裕民回忆道,尤其是核心系统芯片完全依赖进口,技术命脉掌握在他人手中。于是,速腾聚创组建起多支激光雷达芯片攻坚团队,廖裕民带领的就是其中一支团队。
2024年,历经在实验室中和衣而卧的数百个日夜、近2000个安全测试用例,这支在技术“无人区”拓荒的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获得车规认证的激光雷达专用系统级芯片M-core,在技术上突破了国外对芯片行业的封锁。M-core不仅让激光雷达功耗降低40%、实现25mm超薄厚度,还将激光雷达成本降至200美金左右。如今,国内外一线主机车厂的多款明星车型纷纷搭载了使用该芯片的激光雷达,使得从上百万到十几万的智能汽车都可以装上激光雷达, 让具备不同消费能力的用户都能享受智能驾驶带来的安全体验,实现“科技平权”。
“看到越来越多的车辆搭载着我们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芯片,我充满了自豪,真切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廖裕民说。
“劳模精神是一把
能劈开技术岩层的‘开山斧’”
17年如一日深耕芯片研发一线,廖裕民带领团队不断突破创新。182项发明专利的授权证书,见证着这位“芯片工匠”的执着与智慧。作为广东省人才优粤卡获得者和深圳地方级领军人才,他始终保持着科技工作者的赤子之心。
“芯片开发,是中国智造不能受制于人的关键技术。这颗‘中国芯’的研发之路并不平坦,我们既要突破尖端技术壁垒,又要应对外部冲击。但正是新时代劳模精神这把‘开山斧’,让我们能劈开技术的厚厚岩层。每当攻克一个技术难关,就像在无人区插上一面飘扬的旗帜。”廖裕民表示,“未来,我们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在核心技术上持续突破,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通过持之以恒的创新攀登,中国智造必将继续为全球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向光而行 劳模故事
向光而行 劳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