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日益成为行业关注焦点。然而,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也面临设备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安全标准不统一、运营服务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V:ASTMF3363)。
二、实施计划
受理认证委托时间:自2025年3月1日起,有关认证机构开始受理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包括充电桩)的CCC认证委托。
正式执行时间:自2026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三、认证范围
此次纳入CCC认证目录的产品包括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固定充电桩、移动式充电设施和随车充电设备。这些产品将接受严格的测试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认证流程
申请:制造商向认证机构提交正式申请,并填写相关申请表。
文件审核:认证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样品测试:制造商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样品,由认证机构进行全面的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防触电、短路保护、耐火耐燃等关键安全指标。
工厂审查:认证机构对制造商的工厂进行审查,以确保生产条件和质量控制体系符合认证要求。
发证:通过所有测试和审查后,认证机构将颁发CCC认证证书,并在产品上标注认证标志。
五、政策意义
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实施CCC认证,可以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关键安全指标进行严格测试,有效防止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产品流入市场。
促进行业质量提升:CCC认证将对生产企业的管理制度、生产设施、出厂检验设备等进行考核评价,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引导群众放心消费:通过认证的产品会在本体或外包装等显著位置加施CCC标志,消费者可以据此放心选择和使用电动汽车充电桩。
3C认证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简称,3C认证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安全(安规)和电磁兼容(EMC)两大方面的测试。
电磁兼容(EMC)测试
电磁兼容性测试涉及电磁能的意外生成、传播和接收,这些电磁能可能导致不良影响,如电磁干扰(EMI)或对操作设备造成物理损坏。EMC测试的目标是确保产品在常见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正确操作,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也不会受到其他设备的干扰。
EMC测试项目通常包括:
传导:测试产品通过导线传输的电磁能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功率辐射:评估产品在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否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干扰。
磁场辐射:测量产品产生的磁场强度,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空间辐射:测试产品在空间中的电磁辐射水平。
断续传导干扰:评估产品在开关操作或负载变化时产生的电磁干扰。
谐波:测试产品产生的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电压闪烁:评估产品在工作时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现象。
静电:测试产品对静电放电的抵抗能力,以确保其不会因静电放电而损坏或失效。
此外,EMC测试还包括辐射抗扰度、快速脉冲群、浪涌、传导抗扰度、抗磁场干扰、断电、振荡波浪涌以及谐波、谐间波抗干扰等测试项目。
充电桩CCC认证的认证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这些机构均经过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的授权和认可,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安全(安规)测试
安全测试可确保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安全且符合适用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电气安全:涉及产品的电气性能、绝缘性能、耐电压、漏电流 等测试,以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和故障条件下不会对用户造成电击危险。
防爆认证:针对可能产生爆炸性气体或粉尘的环境中的产品,进行防爆性能测试。
化学测试:评估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如重金属、有害添加剂等,确保产品符合环保和健康要求。
中/高压测试:测试产品在高压条件下的电气性能,以确保其能够承受规定的电压而不发生击穿或损坏。
材料和可靠性:评估产品所用材料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包括材料的强度、耐磨性、抗老化性等。
此外,安全测试还包括一些具体的测试项目,如高压测试、绝缘阻抗测试、接地阻抗测试、泄露电流测试、输入测试、安全标识的稳定性测试、电容放电测试、电路稳定测试、限功率源电路测试、限流源电路测试、接地连续测试、潮湿测试、扭力测试、稳定性测试、外壳受力测试、跌落测试、应力释放测试、电池充放电测试以及设备升温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