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拖了这么多年的事情,你们两天就帮我解决了!真是太感谢了!”近日,市民应女士特地打电话给12345,感谢杭州市交通执法队滨江大队的执法人员,帮她解决困扰六年的驾培退费难题。
六年维权路漫漫
事情要从2018年说起。
当时在滨江工作的应女士在一驾校报名学车,缴纳了3千余元培训费。尚未开始培训,应女士就因个人原因需要离开滨江,因此她向驾校申请退费转学。在办理退费时发现,教练私自收取费用后并未上交驾校,应女士也未与驾校签订培训协议,驾校对教练员招收应女士为学员并收取学费一事并不知情,导致无法直接退费。
最终,在驾校的协调下,当事教练员以为应女士提供前期咨询服务为由,只答应退还2千余元。而应女士认为教练员仅提供了引导参加体检的服务,扣款比例过高,对此处理结果并不满意。
此后数年,应女士多次与驾校以及教练员协商,其间原教练离职,驾校因未收到学费没有合同等原因拒绝承担退款。应女士通过多种方式寻求帮助,但都未能得到解决。
执法为民显担当
今年3月,应女士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向交通执法队滨江大队寻求帮助。
▲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沟通中
接件后,滨江大队立即启动“疑难投诉快速响应机制”,指派业务骨干负责此案。
“第一次联系时,应女士情绪很激动。”执法队员回忆,“这么多年了,这件事就像是她心里的一根刺。”
执法人员耐心倾听诉求,第一时间安抚应女士情绪,详细记录事件细节。
调查发现,此案存在三大难点:一是涉事教练已离职;二是驾校未与投诉人签订合同条款,且目前与涉事教练不存雇用关系;三是时隔六年,部分证据缺失。
执法人员即刻联系涉事驾校开展调查核实,积极寻求解决投诉人诉求的途径。
法理情兼顾促和解
在调解过程中,执法人员依据驾培行业规范,梳理双方矛盾焦点。面对双方各执一词的复杂情况,工作人员多次与驾校及教练方面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明确指出驾校在管理与服务上的不足,督促其整改,又耐心倾听驾校诉求,协调双方利益。经过反复沟通与协商,驾校最终向应女士致歉,并代驾驶员退还应女士相关费用。
“执法人员不仅帮我讨回了公道,更让我感受到了政府的温度。”应女士说。
下一步,交通执法队以此案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投诉处理机制,通过完善调解流程、加强普法宣传等措施,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保障。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