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浪潮席卷全国。央视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全国交售旧车、换购新车量突破352.6万辆,带动新车销售超百亿元。这场由国家政策驱动、企业深度参与的产业升级,绿源凭借技术创新、生态构建、战略定力三大核心支柱,不仅成为消费者换购首选品牌,更通过标准化、可持续的实践路径,成为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推手。
技术革命与智造体系双轮驱动
绿源破解安全耐用终极命题
技术创新是绿源发展的灵魂,是应对新国标挑战的关键,更为绿源构筑了持续领跑换购赛道的底层逻辑。液冷电机实现两轮电动车高效性能不衰减、使用期限长达10年以上的耐用消费品目标;数字化电池,实现电池状态的智能监控与热管理优化,首创铅酸电池三年质保服务,显著提升安全性与使用寿命。
强大且多维的技术矩阵,高度契合新国标对整车质量、防火阻燃、动态监测等政策导向。例如,新国标将铅酸电池车型质量限制提升至63kg,而绿源通过轻量化设计与材料创新,解决电池寿命与安全性的前提下,解决了质量限制矛盾,既满足标准又优化性能,成为政策红利最大的受益者。
智能制造体系则为政策红利落地提供强力支撑。自绿源重庆智造基地投产后,标志着绿源形成包含浙江、山东、重庆、广西四极联动的生产网络。以绿源重庆基地为例,建设标准严格遵循“中国制造2025”要求,并采用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实现从研发到质检的全流程数字化。
结合浙江、山东、广西的分别达到69.1%、87.3%、89.9%的产能利用率,绿源持续缩短产品交付周期,在浙江、山东等换购重点区域实现“当日下单、次日达”的高效服务,完成产能动态调控和全国匹配,以硬核制造实力承接政策红利。
合规生态与品牌势能双向赋能
绿源构建可持续增长飞轮
作为国家级白名单企业,绿源的合规体系已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作为行业规范制定的参与者,绿源四大基地悉数上榜工信部电动自行车白名单,也陆续登上各个地方性政府的白名单。
国家级金字背书下,不仅体现出绿源现有合规化体系与国家标准的高度契合,更让绿源成为地方政府推广换购时的优先合作对象。在浙江电动自行车换购工作中,绿源凭借白名单资质和用户口碑,成为政府官方指定补贴单位,且享受旧车置换和政府补贴40%叠加使用的待遇。
品牌势能维度,通过325城超1.3万家终端门店建立的立体渠道网络,绿源将政策解读、安全科普、产品体验深度绑定。依托于全国各大换购市场持续不断的地推活动和换购福利,绿源在联动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现场备案上牌服务的同时,带动单场活动成交量的突破,为终端市场注入消费活力,与用户、经销商共同形成三方互利的经营闭环。
可以说,在政府信任背书、消费者认知升级以及品牌势能强化的良性循环下,绿源28年的口碑积淀与全域渠道实现共振,开辟企业级换购新场景,引领两轮电动车换购市场的活力长青。
坚持长期主义保持战略定力
绿源印证从产品到生态的高质量发展逻辑
当以旧换新政策机遇转化为产业常态,绿源的实践揭示了一条清晰的路径:以技术创新解决用户痛点,以合规体系赢得政策红利,开辟品牌、消费者、经销商互惠互利、合力共赢的产业新生态。
新国标(修订版)施行在即,绿源安全耐用的产品哲学与长期主义的发展逻辑,不仅回应了消费者对品质出行的期待,更为新政策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核心技术解决安全耐用本质问题、国家级资质赢得政策支持、全链路布局加速市场渗透,在技术、合规、生态三位一体的长效体系加持下,绿源持续引领换购市场,为行业展现出极其宝贵的参考模板。
写在最后
电动自行车全国换购不仅是存量市场的争夺战,更是校验企业战略能力的试金石。当行业站在新老国标交替的十字路口,恰逢绿色出行与智能制造的历史交汇,这家28年国民品牌的探索,正在为两轮出行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确定性路径。期待绿源第二季度为行业带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