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对于电车的印象还停留在把发动机换成电动机,殊不知现如今的电车已经发展到我们普通人看不懂了。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主动底盘,这玩意可以说足够掀起新一轮的产业革命。
没有一台仰望U9能安静地等红灯
3月底苏州的GT SHOW现场,一台仰望U9在等红灯的时候,开启了摇摇车模式,引得旁边的兰博基尼车主拿出手机拍摄。
这一画面足够证明仰望U9的含金量了吧。比亚迪这两年用998、798挣的钱花哪儿了大家现在应该明白了。
好多人认为仰望U9的赛道成绩不如小米SU7 Ultra,作为超跑是不及格的,确实单纯从超跑,也就是hyper car这个级别来说,赛道成绩就是奠定地位的金标准。但要说技术含量,仰望U9并不输任何一款超跑。
再比如此前一台腾势Z9在高速上爆胎,系统瞬间就识别出来,并且做出了调整,车主毫无波澜地减速把车停在路边,事后发现轮圈都被击穿。
其实不仅仅是比亚迪,华为、蔚来,大家都在努力做主动底盘,难道这个底盘就真的这么厉害?
主动底盘强在哪儿?
其实主动悬架这东西20年前就被研发出来了,而且你们绝对想不到是BOSE搞出来的,就是那个做音响耳机的BOSE。要讲透主动底盘的原理,太过于枯燥乏味了,咱们从简、从速。
主动底盘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就是可以主动调节的底盘,这个调节可以是驾驶员操作的,比如说我马上要下赛道了,把空气悬架调节到最低。也可以是系统自动的,摄像头看到前面有坑,单独把一侧悬架变软。
比如保时捷的PDCC、奔驰的Magic Body Control,就是这类技术。但燃油车时代,还仅仅是增强了一部分舒适度,并没有办法做到像仰望U9这样的程度。
理由很简单,技术不到位。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说在座的各位都不行。过去我们的汽车从驾驶员操作方向盘到实际车轮响应,可能是毫秒级别,而现如今在越来越多车型应用线控底盘技术,实现微秒级别的控制。
说白了就是响应的时间和精度。你想啊,你和人吵架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完美回击方式,嘴上却只能说出:“你个大笨蛋”。是不是很憋屈?
之所以主动底盘能做到高速不怕爆胎、过减速带如履平地、原地起跳、原地掉头、摇摇车模式,依靠的不仅仅是空气悬架,更多的是线控底盘带来的底层支持。
写在最后
主动底盘确实是一个好东西,光是高速爆胎不失控这一项,就有足够的理由去推广它。但细心的小伙伴应该也发现了,目前能配备这一功能的,还多是售价较高的豪车,期待未来的某一天能把价格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