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变革浪潮下,兆瓦级超充技术正成为撬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战略支点。据最新市场研究,2024年全球兆瓦超充市场规模预计达6406万美元,2030年将飙升至1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0.91%。这一数据背后,是电动重卡等商用车的规模化电动化进程加速,以及充电技术从"小时级"向"分钟级"的历史性跨越。
4月22日,在华为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战略发布会上,华为数字能源发布超充联盟2.0、华为智能电动“全民度电十公里,运动域创新安全”战略、华为兆瓦超充,并举办重卡兆瓦超充一张网签约仪式。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发表“坚持技术创新、质量优先、生态协同,加速汽车电动化”演讲,解读电动出行战略。
会上,侯金龙介绍华为数字能源发布的兆瓦超充系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该系统具备2400A持续大电流输出、全液冷散热设计,还能实现光储充微电网柔性并网。同时,其解决方案可让重卡“充电5分钟续航百公里”,补能效率为传统方案的4倍。侯金龙还举例说明,在东莞首个兆瓦超充搅拌车作业区,电动重卡替代传统车辆后,每公里能耗费用节省1.5元,充电效率提升4倍,10辆车运力相当于13辆。在临沂到青岛物流干线,超充重卡补电迅速,每天多拉一趟货,运输成本从每公里2.8元降至1.3元。
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其他巨头也在加速布局。比亚迪依托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1000V高压架构和10C高倍率电池,实现兆瓦级充电功率;极氪则披露了全球首款1.2兆瓦全液冷充电桩研发成果,计划于2025上海车展正式落地。这些技术突破共同将充电补能效率推入“分钟级”时代,显著缩小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在补能体验上的差距。
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充电基础设施的"新基建"属性日益凸显,华为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同样成果显著。已在全国31个省、200多个城市、130多个县、50条高速部署高质量液冷超快充系统网络,并打造318川藏超充绿廊等重点线路。侯金龙强调,在318川藏超充两千多公里路线上,华为数字能源部署了40多个全液冷超充场站,并经受住高海拔极端环境考验,创下行业新标杆。在未来充电领域,侯金龙认为,华为致力于提供如加油般的便捷体验,让有路之处皆有高质量充电。依托一朵充电云、两个平台,聚焦城市、城际、物流、园区四大场景,构建全国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大会上,华为数字能源多位高管也发表演讲。华为数字能源智能电动产品线总裁王超分享智能电动在度电续航和运动域控制上的发展与战略,强调度电续航和运动域三个阶段发展。华为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能源及关键供电产品线总裁何波解析充电基础设施成果,华为兆瓦超充获中汽中心认证,带来“业界唯一15分钟级的重卡补能”体验,已携手同行构建电动物流一张网,推动重卡电动化从短倒场景等向中长距干线货运运输场景演进。
最后,华为相关人士表示,质量是行业根基,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华为数字能源将持续加大质量投入,聚焦根技术创新,推动电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图|记者 潘亮 实习生 唐潇桐
下一篇:选车首选企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