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陆航空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32.HK)在港举办媒体新春午餐会,公司管理层围绕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实力、市场战略及行业趋势进行了详细分享。
大陆航空科技秉持 “Keep innovation to be the first choice of GA power” 的理念,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拥有全面的产品线,覆盖航空汽油传统发动机、航空煤油发动机、PRIME发动机、Titan实验类发动机等。产品优势在于技术成熟、市场保有量高、价格优势大,以及技术先进、燃油经济性好、油耗低、带电子控制功能。公司还提供发动机零部件和服务方面的业务,主要销售气缸、曲轴、凸轮轴、连杆、活塞、磁电机、启动机等,以及CONTINENTAL® ENGINE PARTS Jet-A/Diesel & Avgas和Titan ENGINE PARTS。
大陆航空科技在发动机设计、研发、生产、售后垂直产业链覆盖航空发动机全生命周期。公司由一支70 多名工程和技术人员的团队组成,专注于发动机和机身的集成、分析和优化,强调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多项技术突破,包括“大陆首个使用电子控制系统的航空发动机”以及“全球率先将涡轮增压技术、全权数字发动机控制系统(FADEC)引入航空活塞发动机”,实现了通航与军航、民航的燃油共通性,航空产品市场竞争格局分明。
大飞机领域,发动机全球主要由三大家把控;小飞机市场,五家企业占据超过 80% 的市场份额,发动机前四大家的市场份额超过 95%。大陆航空科技控股凭借自身优势,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以 2024 年新飞机交付量数据为依据,其发动机产品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 26%。公司表示,其自主研发的电子控制系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不同于多数竞争对手依赖外部供应商的模式。此外,大陆航空科技的发动机以300马力以上的大功率产品为主,与竞争对手的100马力级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
大陆航空科技在美国、德国和中国均设有运营中心,拥有22个运营中心、9个换发中心和381个服务中心,服务全球客户。公司的主要客户占全球市场份额约80%(按交付量计算),与行业龙头如Cirrus Aircraft Limited、Textron Aviation、Diamond Aircraft等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业务稳定性。
目前,在生产布局上,公司在中国设有两家工厂,分别配备约400人和200人,同时建立了覆盖全球的售后服务网络,拥有超过400个服务中心。服务内容涵盖发动机维护、维修和大修(MRO),主要客户包括飞机拥有者、经销商及大型维修企业。
2023年上半年,大陆航空科技收入收入为 928.7 百万港元,2024 年上半年收入为 781.8 百万港元,其中飞机发动机及备件销售在 2023 年上半年为 894.6 百万港元,2024 年上半年为 729.8 百万港元。2020 年 - 2023 年大陆航空科技收入年复合增长率显著,发展态势向好。
根据2024年数据,大陆航空科技在新飞机发动机交付市场中占据26%的份额,其最大竞争对手占比约40%。管理层指出,航空发动机行业具有“高稳定性”与“低替代性”的特点,因飞机认证成本高昂(单次认证费用超1亿美元),客户一旦选定发动机型号,通常不会在生命周期内更换。这一特性为大陆航空科技提供了长期收益保障。
公司表示将对现有产品线进行升级,将CD - 170/CD - 300 型发动机的翻修期从 1200 小时延长至1800小时和2000小时,CD - 2 发动机实现 1800 飞行小时;推出创新设计的GTSIO520 发动机,并将将持续投入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动机(SAF)的研发,包括利用生物质燃料(如餐饮废油转化)技术,以响应全球航空业减排趋势。
2023 年公司已完成加氢处理植物油作为 CD - 100 系列发动机的可持续燃料选择的测试,在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同时,混合动力系统与电动技术的探索被列为重点方向,但管理层认为,受限于电池能量密度等技术瓶颈,燃油与混合动力仍将是未来10至20年的主流。
市场拓展方面,公司主要市场长期集中在欧美,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超80%。受亚洲市场发展影响,南亚、东南亚及南美地区等高速增长市场被视作新兴增长点。以印度为例,其航空公司的百架级订单被视为行业先行指标,因训练用小型飞机需求与飞行员培训规模直接相关。
管理层提到,其产品完全服务于“低空经济”领域,包括通用航空与轻型飞机市场。尽管当前市场关注点更多集中于纯电动力,但公司认为燃油与混合动力系统在航空领域的技术成熟度更高,短期内难以被替代。大陆航空科技正利用低空经济的发展来推动自身的增长,紧跟航煤 / UL/SAF/ 混动 / 电动 / 氢动力技术路线发展,通过提供高效、可靠的发动机产品,把握低空经济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