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界,有一个地方堪称 “圣地”,那就是位于德国科隆附近纽伯格小镇的纽博格林赛道。它于 1927 年作为公共道路首次开放,包含全长 20.8 公里的北赛道(即纽北)和全长 5.148 公里的南赛道。南赛道虽短,却是高速赛道,常举办 F1 大奖赛等赛事;而纽北则以长距离、高海拔落差和多达 177 个弯道,以及 300 米的路面落差,被誉为 “绿色地狱”,成为全球汽车厂商检验高性能车型的终极试验场。
中国品牌最早踏上纽北刷圈之旅的,是如今已不存在的奇瑞瑞麒。2009 年,瑞麒带着旗下轿车 G5 来到纽北。G5 主打沉稳路线,外观与运动毫不沾边,却在纽北跑出了 8 分 56 秒 81 的成绩,比当时柴油版捷豹 S-Type 还快。不过后来有人指出该车经过大幅度改装,与原厂车差异巨大,但不可否认它是中国品牌中第一个在纽北 “吃螃蟹” 的。
2017 年,中国汽车行业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蔚来推出了 EP9—— 中国第一辆千万级超跑。EP9 造价 1200 万,宛如一头 “电动怪兽”,四台电机能爆发出 1360 匹马力,其在纽北跑出了 6 分 45 秒 900 的惊人成绩,直接刷新了当时的纽北电动圈速记录。即便在八年后的今天,这个成绩依然能排到第九。虽然 EP9 是电动车,有一定先天优势,且仅生产了 6 台还不能上路,但它无疑给中国国产车在国际赛道上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也能造出顶级超跑。
时间来到 2019 年,领克 03 Cyan 概念车登场。这一次是燃油车挑战纽北,它以 7 分 20 秒 143 的成绩拿下了最快前驱车和最快合法公路四门车的头衔。从这时候起,汽车厂商似乎学会了给自己的成绩加定语,刷圈的竞争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前一阵刚上市的小米 SU7 Ultra,也在纽北刷出了亮眼成绩。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全车大量使用碳纤维材质,减重至 1900kg ,搭载两台 V8s 电机以及一台 V6s 电机,最大功率达 1548 马力。最终,它以 6 分 46 秒 874 的成绩登顶纽北最速四门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刷圈的是原型车,与量产版有所不同,但这一成绩依然为量产版镀上了一层金,其 81.49 万的售价里,刷纽北这一圈的 “含金量” 不容小觑。
紧接着,比亚迪带着仰望 U9 奔赴纽北。仰望 U9 可是实打实的量产车,售价 168 万,四个电机提供 960kW 的功率,最高时速可达 391.94km/h 。然而,测试当天发生了爆胎事故,这或许间接影响了驾驶员的心情,最终只取得了 7 分 19 秒 900 的成绩,排名纯电量产车第二,仅次于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后续仰望发布 “阶段性成绩” 海报,也让大家对其未来再次挑战纽北充满期待。
回顾这些中国车在纽北的刷圈历史,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冰冷的圈速数字,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 “追赶者” 逐步成长为 “竞争者” 的蜕变。尽管有些成绩可能存在争议,比如改装车与量产车的区别,以及电动车在动力输出上的先天优势等,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品牌敢于在世界最难的赛道上与国际品牌一较高下的勇气和决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点赞。从当年奇瑞瑞麒 G5 的 “试水”,到如今能与保时捷等国际知名品牌在纽北掰手腕,短短十几年间,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有目共睹。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纽北圈速固然能证明一台车的实力,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买车还是要综合考虑钱包厚度和日常使用的舒适度。未来,相信会有更多中国车在纽北赛道上创造佳绩,也期待中国汽车工业能在全球市场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