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电商的汹涌浪潮中,无数企业乘着资本的东风,试图在激烈的商海中扬帆远航。然而,并非每一段航程都能顺利抵达彼岸,有些企业在资本的裹挟下,最终折戟沉沙,留下一地鸡毛。近日,亚马逊3C大卖万魔声学便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其对赌失败后的连锁反应,不仅让公司创始人身陷囹圄,更让整个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万魔声学,这家主营各式耳机、智能音箱以及声学关键组件的企业,曾以其出色的产品和市场表现,在亚马逊上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青睐。2015年,万魔声学推出的高端智能声学品牌1More,更是一举成为亚马逊上畅销的耳机品牌。在搜索框中输入1More,可以看到其多款单品的评论高达数千,甚至上万个,其中一款入耳式耳机评分高达4.1,rating达到12180个,过去一个月的销量也有500+。这样的成绩,无疑是对万魔声学产品质量的最好证明。
然而,正是这样一家看似风光无限的企业,却在对赌协议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对赌协议,这个在资本市场中屡见不鲜的词汇,对于万魔声学来说,却成了其发展历程中的一道坎。与资本签订对赌协议,意味着企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一定的业绩目标,否则将面临严重的后果。而万魔声学,正是在这道坎上摔了大跟头。
万魔声学的第一次上市尝试是在2018年。当时,共达电声推出吸收合并万魔声学预案,交易作价高达34.1亿元。为了促成这笔交易,双方签订了严苛的对赌协议,要求万魔声学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不超过1.45亿元、2.20亿元、2.85亿元和3.57亿元。然而,天不遂人愿,万魔声学在2020年的业绩便出现了不确定性,导致重组被终止。这次失败,不仅让万魔声学错失了上市良机,更让其陷入了与资方的激烈矛盾之中。
资方在协议到期后,要求万魔声学创始人谢冠宏回购当初投资取得的股份。然而,谢冠宏并未同意这一要求,于是资方申请了财产保全,导致谢冠宏及其关联公司持有的多项股权被冻结,冻结期限为三年。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万魔声学的创始人团队措手不及。被冻结股权的其他几位创始人更是声称,他们对这份以“签署上市同意书”为由的对赌协议并不知情,直到收到仲裁文件后才知晓。然而,这一说法并未得到谢冠宏的认可。
除了股权冻结之外,万魔声学还面临着来自内部的举报。凤凰网《风暴眼》披露的一份文件内容提到,万魔声学创始人谢冠宏利用职务之便,控制决定交易对象和交易方式、虚构上市前景引投资者入局等多重罪状。这一举报让万魔声学的危机进一步升级。虽然谢冠宏对此进行了否认,认为指控不实,但这场由对赌失败引发的利益矛盾已经彻底爆发,一场大卖之间的拉锯战正在上演。
其实,万魔声学的第二次上市尝试也并未顺利。在2020年,万魔声学曾传出拟重新评估其他路径登陆资本市场的消息,有可能是想让万魔声学直接IPO。然而,自当年11月传出上市辅导消息以来,后期并未再听见万魔声学IPO的相关消息。这次冲击上市再次以失败告终,让万魔声学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回顾万魔声学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ODM业务为主做贴牌,到后期专注于做自有品牌并推出1More品牌,万魔声学曾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成立之初,小米、华为、亚马逊等都是其主要客户;后期专注于做自有品牌后,万魔声学在亚马逊上的销售额也屡创新高。然而,当企业卷入资本的漩涡后,一切都变得不再那么简单。
在资本的裹挟下,万魔声学虽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赌协议的失败不仅让公司陷入了困境,更让创始人团队身陷囹圄。这场危机不仅考验着万魔声学的应对能力,更让整个跨境电商行业都为之震动。
其实,在跨境电商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像万魔声学这样因对赌失败而陷入困境的企业并不少见。通拓、价之链等企业都曾在资本的浪潮中折戟沉沙。这些企业的失败案例提醒我们,在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健的步伐。
如今,万魔声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如何在资本的裹挟下保持自我,将是万魔声学接下来需要深思的问题。同时,这场危机也给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资本的助力下,企业可以快速发展壮大;但同样地,一旦陷入资本的漩涡,也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因此,在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稳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万魔声学能否走出困境、重振旗鼓,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这场由对赌失败引发的股权风云已经给整个行业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在资本的浪潮中,企业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健的步伐,才能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