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腿弓、后腿绷,身体自然前倾,随着锉刀在罗海生手中平稳地反复推拉,刀刃下的铁圈被打磨平整,铁屑四溅……在陕钢集团龙钢公司炼钢厂天车维修车间,钳二班班长罗海生正忙着对减速机零部件进行加工。
作为一名80后钳工,罗海生在匠心逐梦这条赛道上,凭着坚定的信念、满腔的热忱和实干的行动,实现了从设备维修“小白”到“蓝领精英”、从“行家里手”到“技术能手”的双重转变,完成了从一名普通钳工到“大工匠”的华丽进阶。
磨砺实践
技术日益纯熟的艰辛历程
锉配是钳工的基本功,是衡量技艺高低的试金石。罗海生对此尤为重视,为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他投入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车间里,他总是不知疲倦地操作着各种钳工工具,无论是锉刀、锯子还是砂轮,他都一一尝试,勤学苦练。每当有空闲时间,他都会主动向师傅请教,虚心学习每一个细节和技巧。在休息之余,他将全部精力投入钳工技术钻研中,翻阅钻研《钳工》《机械原理》《夹具设计》等书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不断思考探索。在基本功的锤炼中,每一个零件、每一个配件,在他的眼里,都被视作艺术品并精雕细琢。为把每个配件打造得分毫不差,他不厌其烦地苦练钳工基本功,锉、削、磨、抛……直到形成肌肉记忆,对钳工工具运用自如。
匠心钻研
对设备难题的不懈追求
天车维修班肩负着67台天车、170余台在线减速机及附属设备的维护任务。罗海生以爱岗敬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积极完成设备维护任务。
针对炼钢新区240吨行车更换主钩减速机这一艰巨任务,需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加热校正天车端梁侧、去除原有加强板、打磨焊缝坡口、焊接并再次打磨平整等一系列复杂操作。狭小的作业空间,罗海生不顾蹲、趴、跪的艰难姿势,汗水浸透衣衫,但他仍全神贯注进行焊接,最终高效完成任务,确保了天车安全运行。近几年,他成功攻克了天车减速机漏油、大车行走机构振动大等难题,展现了能工巧匠的卓越才能。他提出设备技术改造项目10项,解决小改小革72项,参与检修项目近百项,累计创效140余万元,为企业生产稳定运行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
千锤百炼
全力以赴磨精度攀高峰
“赛场如战场,即便技艺再高超,若无法发挥出来也是徒劳,只有把握每一次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才华……”罗海生不仅这样说,更是这样实践的。他参加的每一项赛事都全力以赴,追求完美极致。
2024年6月,他代表龙钢公司参加渭南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在众多杰出选手中,他冷静应对,最终以出色的表现荣获钳工赛项第一名。10月份,他参加陕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他深知,“钳工技术的比拼讲究精准,同时非常消耗体力,考验着手与眼的协调以及头脑的清晰判断……”在高手如云的对决中,胜负往往只在毫厘之间。因此,他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勤奋学习、刻苦训练。白天,他苦练锉削技艺,每日挥汗如雨,上百次的锉削练习只为提升精度、磨合手感。夜晚,他则埋头于书海,广泛涉猎相关书籍资料,深化理论功底。最终,在激烈的角逐中,罗海生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
精心培养
“传帮带”精神薪火相传
“天车环境错综复杂,你们应从基础学起,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为加速新员工掌握设备精髓与维修技艺,他倾囊相授,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技艺传承给徒弟。
为加速青工成长,他创新培训模式,采取理论与实践“三七开”的均衡教学策略,建立不定期考核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考核,精准掌握每位徒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提供个性化指导。对于表现优异的新员工,罗海生给予表扬,并在班组内部进行表彰,极大地激发了新工的学习热情与进取心,形成良性竞争氛围。(炼钢厂 邓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