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销量全球第二的比亚迪,“下半场”智能化要被“甩”下了?

短短三年时间,比亚迪从2020年月销3万的“比三万”,成为现在月销超50万,排名跃升至单月全球第二的“巨无霸”。不能不说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上半场的胜利。 时至今日,10月份全国新能源销量的

短短三年时间,比亚迪从2020年月销3万的“比三万”,成为现在月销超50万,排名跃升至单月全球第二的“巨无霸”。不能不说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上半场的胜利。

时至今日,10月份全国新能源销量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电动化的上半场已经基本进入收尾阶段。

电动化最大赢家比亚迪虽然在“上半场”震慑全场,但面对“智能化”的下半场,尤其是鸿蒙智行模式的竞争下,还能否保持住今天的地位,还不好说。

尤其关键的是,自从鸿蒙智行下的问界一炮走红之后,比亚迪已经失了“智能化”的先手,而后比亚迪迅速扩展其智驾团队,当前已经有5000人的规模,是当今最大的智驾团队。在失掉先手之后,当前比亚迪的智驾进行到何处?和华为鸿蒙智模式又有何不同?这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01 上半场的“王者”

从业绩上看,比亚迪三季度销量为113.49万辆‌,同比增长37.7%,创下了季度销量的新纪录‌。

销量的新高带动了收入的显著提升。比亚迪季度达到2011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总收入首次超越了特斯拉。

虽然汽车市场中经常拿比亚迪和特斯拉进行对比,但两者除了电动汽车赛道相似之外,比亚迪和特斯拉几乎没有太多相似点。从企业的品牌战略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比亚迪更像是电动汽车时代的另一个丰田。

从当前比亚迪的四个品牌(比亚迪、腾势、方程豹、仰望)中来看,“比亚迪”品牌专注于大众市场,并进一步细分为王朝和海洋两大系列。在第三季度,王朝和海洋系列的销量占比分别为49%和46.2%。与第二季度相比,这两个系列在三个月内分别增加了5.8万辆和8.4万辆,成为销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对于学习丰田,王传福很长时间内将丰田汽车视为学习的榜样,例如比亚迪的第一款燃油车F3,被公认为模仿了丰田的家用级轿车花冠。并且比亚迪并没有像其他一些公司那样仅仅停留在外观的模仿上,而是从研发到生产都在学习丰田。

例如丰田生产方式以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为目标,以及时生产、“自动化”为支柱,以“逐步改善”为基础。并采取孵化和联营并举的方式,向下管理第二甚至第三级供应商,所以丰田在日本国内下游的供应商数量超级多,而丰田本身员工数量并不多,截至2024财年数据,丰田汽车的全球员工为38万人,虽然也是一个巨无霸,但是和比亚迪90多万的级别明显不同。

但和丰田进行供应链整合不同的是,比亚迪则因电动化市场初期,电动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不完善的原因,在很长时间内依靠旗下的弗迪系公司来进行垂直化整合。

例如在燃油汽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当中,丰田生产发动机和底盘,但变速箱虽然不是自己做,而是通过爱信精机来供应,但为了保持对供应商的掌控力度,丰田却在后来逐渐成为爱信的最大股东。而像其他如汽车座椅、蒙皮、骨架、纺织等产品,丰田同样是用类似的方式来掌控的。

而比亚迪则更进一步,当下新能源车的“新三大件”(电池、电机、电控)中,都是由自己生产。而热管理、底盘等部件交给弗迪科技生产,再加上比亚迪本身还涉足半导体领域,同时还是国内最大功率半导体生产厂商之一,最终导致现在但凡有点技术含量的零部件,大都是比亚迪自己造的结果,甚至连汽车出口所需要的滚装船都自己购买。这就导致比亚迪以不到丰田一半的销量,但员工人数却是丰田近3倍的现实。

除了在汽车产业链上“师从丰田”,在汽车发展的路线上,比亚迪也是“乱拳打死了老师傅”,早在2000年左右,当丰田推出以油为主的混动技术时,王传福就萌生了打造一条以电动为主的混动技术想法。在经过几代DM技术的迭代之后,最终插混以及后来的增程路线在中国汽车市场打开了另一种局面。

凭借着电动EV和混动DM的技术推动,和“取自丰田、超越丰田”的成本管控,最终让比亚迪品牌王朝和海洋网,在20万以下市场拥有了统治力。这种能力,是比亚迪通过20多年之前向丰田学习和超越,用20年的积累挖掘出的“护城河”,这就是在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电动化”中,比亚迪能成为自主品牌“一哥”的关键因素。

不仅是产品和竞争策略上,比亚迪走丰田的路。在品牌方面也是走当年丰田“由低打高”的路,尤其是在国内新能源市占率超过30%的2023年,比亚迪发布了仰望品牌,同时推出了腾势、方程豹等高端品牌。但这个时候,伴随着鸿蒙智行模式下问界的爆火,新能源汽车“下半场智能化”却“提前”到来。这让还没“加冕”的比亚迪,感受到了最大的寒意!

02 下半场“姗姗来迟”

麦肯锡最近的这项一调研结果基本表明,当前国内汽车消费者已普遍认为,20万元以上的车型应当配备以智能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功能,就如同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一样,即便个人可能不使用,但产品必须具备。

目前20万以上的合资品牌所面临的挑战,同样适用于比亚迪,由于智能化水平的不足,新款N7因未能完成既定销售任务,直接降价6万元。由此可见,若要在高端市场实现反攻,智能驾驶的短板是比亚迪必须补齐的一环。

不仅是高端车型,当前智驾系统正通过降低成本向下渗透,如小鹏汽车推出的“20万以内唯一高阶智驾”口号,将高阶智能驾驶的门槛拉低至15万元级别。

那当前国内的智驾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比亚迪又在憋什么呢?

从整体上来看,当前国内的汽车智能驾驶,还处于前期的混战阶段,甚至是出现了多个“所谓的行业第一”。

但实际不管从上不管公告车型硬件配置(智驾芯片),以及车企自身功能迭代(城市领航辅助)都属于L3级别上下。且无论各家用的哪些招数,但智驾能否领先,落脚点还在于数据积累和智驾的使用程度两方面。

首先,从数据积累能力看,当前毫无疑问是特斯拉具备优势,由于庞大销量,有3000万公里的单日累计里程,但考虑到这当中大部分来自于美国,而美国的道路系统难度比我国小很多,暂时没办法直接对比。

国内方面,理想凭借过去一年较高的销量,智驾里程处于国内第一梯队,仅国庆期间8000万公里以上。而华为也凭借智选和供应商模式,在数据增长方面更为突出,仅今年5月份到10月份,就完成了5亿多公里的智驾里程数,日均增量在300万公里以上。而小鹏、蔚来、极氪等厂商因销量积累数据较少则处于第二梯队。

从智驾的使用程度上来看,当前国内华为和小鹏领先,智驾使用的里程比例均在20%以上。所以,综合体验程度和里程方面来看,当前华为、小鹏、理想处于当前智驾的第一梯队。

而比亚迪的智驾产品,直到和华为合作的才“打响第一枪”。

8月27日,比亚迪旗下方程豹汽车和华为联合研发,方程豹豹8车型。豹8便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ADS3.0系统,可以实现从出发车位上的驾领航辅助,全程车辆自主应对闸机、环岛、窄道掉头等各种复杂场景,智能泊车、远程挪车、均可通过手机操控车辆,实现“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但是这种模式之下,必然导致昂贵的售价,豹8上市时间是11月12日,预售价格40万起。这种价格下,很难能撼动智驾第一梯队的局势。

如果按照车厂“灵魂”说,智驾“灵魂”是上汽的执念,那对于即将“加冕”的比亚迪来说,把智驾方案完全交给华为,可能比上汽更加更加困难。或许从比亚迪自身的角度来说,合作和自研,他全都要!

尤其是从最近刚推出的腾势Z9来看,很可能比亚的想法是“亲儿子”才是智能化下注的重点。

根据比亚迪的介绍,腾势Z9GT定位是“D级豪华旗舰GT”,是全球首款搭载易三方整车智能控制技术平台的车型,由三电机独立驱动技术、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技术、VMC整车运动控制技术、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四大核心技术组成。可实现极致转向、圆规掉头、易三方泊车、低附路面增稳系统、智能蟹行功能。

在智驾方面,腾势Z9GT首搭BAS3.0+超人类驾驶辅助,同样可实现无图高快领航、无图城市领航、自动泊车、代客泊车等全场景驾驶辅助驾驶。

这当中和华为关键性的不同点在于比亚迪更加注重“超人类驾驶”,何为“超人类驾驶”,意思是不仅仅做到用激光雷达、智驾芯片、视觉算法等一系列模拟人类驾驶。而是“超越人类”,用智驾系统和易三方平台,打造出对汽车本身各个子系统更加精准的“超人类”控制。腾势Z9GT在9月底上市后,便创造了超过一万的销量,最终能否“后发制人”,还需要继续观察。

从腾势Z9GT的路线来看,虽然“超人类驾驶”未来的提升潜力更高,但毫无疑问研发的难度更大,数据积累难度更高。但无论如何,这个模式到底能否走出另外一条路,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