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奇访胜”策划开篇稿丨“不客气”的奇瑞为什么能成功?

步入第四季度,中国汽车市场迎来最后的冲刺调整期,有品牌为了无法企及的年销量目标调整预期数据。当然,也有多家车企斩获不俗佳绩,有望超额完成任务,其中尤以奇瑞汽车的表现颇为亮眼。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

步入第四季度,中国汽车市场迎来最后的冲刺调整期,有品牌为了无法企及的年销量目标调整预期数据。当然,也有多家车企斩获不俗佳绩,有望超额完成任务,其中尤以奇瑞汽车的表现颇为亮眼。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有望达3100万辆,较上年增长3%。具体到奇瑞集团而言,其累计销量175.28万辆,同比增速39.9%,连续成为全行业唯一实现新能源、燃油车赛道“双增长”,国内、海外赛道“双增长”的汽车企业,且“四赛道”销量全部刷新纪录。

在车市遭遇价格战和营销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当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和海外市场遭遇多重不利因素的冲击时,奇瑞的表现不仅可以称为“成功”,更具有一定的表率意义。对此,《一品汽车》也将带来“探奇访胜”专题报道,我们也将通过对奇瑞汽车的品牌战略、技术研发攻势和海外市场布局进行解读,探明奇瑞的成功之钥匙,并给各家中国车企带来哪些新启示。

低调的奇瑞为何高调喊出:世界汽车看中国

回首奇瑞汽车过往的发布会金句,可以清晰发现,一向以低调形象示人的奇瑞令人意外地多次喊出“过去中国汽车看世界,现在世界汽车看中国”的高调宣言,引发行业热议。这给业内人士留下极大的探讨空间,有人提出奇瑞的高调宣言给市场打下一剂强心针,也有声音表示相比名声更大销量更高的车企而言,奇瑞喊出这句话略显喧宾夺主。

对此,《一品汽车》认为,奇瑞类似的金句包装,并没有裹挟中国汽车产业热潮的嫌疑,作为中国品牌布局海外市场最早的车企之一,奇瑞始终在部分海外市场扮演着“中国汽车代言人”的角色,其也着实有实力说出这句豪言。

事实上,当下的奇瑞不仅是中国品牌出口销量的领跑者,也是中国汽车全球SUV的销冠品牌。回首过往,汽车产业发展初期几乎是合资品牌的天下,随着自主车企的崛起,其市场份额不断增长,但多年来始终难以突破40%的红线,彼时的奇瑞也在不断的品牌调整中寻求新的契机。

随后汽车产业的变革彻底改变了行业竞争格局,在笔者刚刚工作之际的2011年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仅有8159辆,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然达到949.5万辆,中国市场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飙涨,今年前8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为63.2%,而奇瑞也正是以技术研发为基础,顺利乘上新能源时代的东风。

据资料显示,奇瑞当下在新能源领域相继带来鲲鹏动力C-DM 5.0、奇瑞专研鲲鹏电池等技术,打造令用户认可的全球车。而正是基于此,奇瑞才能一步步兑现彼时“不再客气”的宣言。

在《一品汽车》看来,如果说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中国品牌实现弯道超车,那么奇瑞的成功则在于其有效且实用的技术研发实力。对于更多仍然纠结于所谓恶性竞争有损行业利益的中国品牌而言,奇瑞的成功已然说明:真正的好技术、好产品和好服务,用户看得见,更具亲和力的传播与更亲近用户市场的营销,才是中国品牌立足当下的根基。一味的站在过往的功劳簿上,车型传播和技术营销在新车上市后便销声匿迹,实乃兵家大忌。

多品牌布局之下 中国品牌如何练好“平衡术”

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浪潮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品牌的数量也呈现了爆发式增长,仅造车新势力的数量就曾达到上百家,各家老牌劲旅也相继带来多个子品牌。尤其在2014年之后,资本加持之下造车企业的数量逐步增多,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不断增加,多品牌布局也为企业本身带来“有利有弊”的多重影响。

同样以奇瑞为例,当下的奇瑞的乘用车业务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与凯翼五大子自主品牌,也有与捷豹路虎合作的豪华合资业务。其中,奇瑞品牌旗下有瑞虎、艾瑞泽和探索系列,星途旗下有星途和探索星纪元两款车,捷途则有捷途和捷途山海两大系列,此外还有独立于各大子品牌的奇瑞风云序列。

对此,有业内人士评论称,奇瑞的品牌序列布局之广,放眼全球市场也只有大众集团能与其一较高下。但值得一提的是,与大众集团捷达斯柯达主攻亲民,大众主攻中级车,奥迪主打豪华的子品牌主攻不同级别市场不同。奇瑞当下的子品牌产品布局在售价层面仍然存在诸多交集,其如何在各大子品牌之中拿捏平衡术,确保子品牌良性发展同样值得聚焦分析。

我们看到奇瑞的多品牌布局在产品售价层面,虽然更多聚焦于12万-18万级市场,但却并非盲目的“多生孩子好打架”战略。其中奇瑞主攻家用、捷途主攻轻越野户外市场、星途是高端化,而风云序列则迎战混动市场。由此可见,奇瑞的各家子品牌虽然产品售价相近,但用户群受众却并不重合,彼此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竞争,但更加倾向于是互补递进关系。

对此,我们认为奇瑞能够妥善处理子品牌竞争的根源,在于其品牌内部均极为认可的“小草房精神”。事实上,与多家车企均采用的职业经理聘用制不同,奇瑞更加倾向于内部挖潜。据《一品汽车》了解,现在掌管奇瑞各子品牌的领导,均经历了奇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企业发展历程,彼此之间是曾经的同事,也是共患难的朋友,而并非竞争的敌人。

同样的多品牌布局并非个例,吉利集团有吉利、领克、银河和极氪,比亚迪有海洋网、王朝网,长城更是存在长城炮、哈弗、魏牌、坦克与欧拉的多线布局。在《一品汽车》看来,曾经有在车企任职的朋友向我们吐槽,本来计划投放于自己品牌的产品与技术,被其他兄弟品牌所“截胡”,很是无奈。由此可见,中国车企普遍存在类似奇瑞一般,子品牌彼此呈现互补竞争的关系,但像奇瑞一般能够妥善应用平衡术的车企却并不多见。

对此,我们也衷心地希望各家车企能够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深化聚焦战略。只因“品牌多”是一把双刃剑,市场趋于理性的当下,以聚焦战略对产品线进行一些调整或许也是当务之急。放眼当下,上汽集团正将非凡与荣威进行品牌整合,吉利的几何与银河同步并网,对于更多无法处理子品牌平衡的车企而言,聚焦整合或许才是真出路,而对于奇瑞这般能够平衡子品牌利益的集团而言,也应对品牌的多线布局有新的考量。

写在最后:

继去年提出“奇瑞的新能源不再客气”的壮语后,掌门人尹同跃在今年的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喊出了“奇瑞在智能化时代也不再客气”的豪言。据《一品汽车》了解,当下奇瑞在新能源行业已进入“行业四强”,承诺兑现的同时也在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我们相信,放出狠话的奇瑞,能在智能化的领域中同样进入行业头部,但正可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也期待奇瑞能在飞速发展中,慢下来思考一下品牌的布局,多品牌、多序列和多产品的体系是否需要更加聚焦化。后续,我们的“探奇访胜”系列策划,还将带来多篇关于奇瑞汽车的品牌解读稿件,还请持续关注《一品汽车》全平台矩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