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对华电动车高筑贸易壁垒,欧盟就能改变本土车企的疲态?

【导语:最近一段时间,和国内股市连续快速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汽车股价却是接连走低。由于欧美汽车市场的疲软,让不少欧美车企都处在困难时期。】 撰文|张 弛、编辑|禾 子 10月4日,欧盟也正式投票

【导语:最近一段时间,和国内股市连续快速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汽车股价却是接连走低。由于欧美汽车市场的疲软,让不少欧美车企都处在困难时期。】

撰文|张 弛、编辑|禾 子

10月4日,欧盟也正式投票对中国生产电动车征收惩罚性关税,相关关税将维持5年。这意味着过去半年来由商务部牵头的国内车企和欧盟之间的谈判未能实质性改变欧盟对中国生产电动车的限制措施。

而这次关税落地并不出人意料。9月30日,欧洲汽车股盘中跌幅近4%,STOXX汽车及零部件指数的市值蒸发近100亿美元。其中,Stellantis公司股价下跌14%,阿斯顿·马丁跌逾23%,雷诺下跌近6%,大众下跌2.7%。而导致欧洲汽车股大幅下挫的主要原因是,包括Stellantis、大众、奔驰和宝马在内的欧洲主要车企都下调了今年的业绩预期。不得不说,整个欧洲汽车市场弥漫着一股悲观的情绪,因此把中国生产的电动车阻挡在国内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欧洲车企疲软的原因各不相同

导致Stellantis股价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其在9月30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其今年的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将下滑至5.5%-7%,低于此前预测的两位数百分比;公司及今年的自由现金流将在-50亿至-100亿欧元之间,而此前预测公司今年的现金流为正。而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当下Stellantis库存维持在高位。而为了给经销商减负,Stellantis将在今年下半年减少20万辆的产量,并且加大促销力度,以此来达成今年年底经销商库存不超过33万辆的目标。

至于德系三强的大众、奔驰和宝马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在更早一些,奔驰也下修了今年的业绩指引,预计今年的年EBIT(息税前利润)将“大大低于”低于上年,这直接导致奔驰股价盘中一度闪崩8%。宝马也在9月上旬将全年的盈利预期从之前的8%-10%下降至6%。大众同样对外官宣将下调今年收入、利润和现金流预测,而这背后是公司预期2024年全球汽车交付量预期从之前的924万辆下调至约900万辆。

其实Stellantis和德系车企面临困境的原因并不相同。

Stellantis当下的症结主要在北美市场上。Stellantis北美在连续六个月内利润已经暴跌48%,而在此之前,Stellantis在北美已经发起了数轮裁员和削减产能的举措,但是收效并不明显,而且其现任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合同将于2026年初终止,该公司正在寻找新的继任者。至于德系三强的主要挑战来自于其在中国市场受到的挑战。作为德系车企主要的销量和利润来源,踏空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德系车企,在国内市场已经落入一个追赶者的角色。短期来看,中国市场将无法给德系三强提供新的增长动力,这三家曾经风光无限的车企能够维持现有的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为此,大众也祭出了关厂裁员的武器。只是大众强势的工会联合下萨克森州地方政府对此强烈反对,甚至一度传出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的地位摇摇欲坠的消息。

不止是欧系车企面临日益增加的挑战,国际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同样也看衰了美国汽车股,并全面下调通用汽车、福特、Rivian和其他汽车公司的评级。在过去一段时间高息的打压下,欧美车企都开始普遍面临需求不足的情况。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欧美各国央行都会大踏步降息来刺激经济。也只有等到经济全面复苏了,欧美各国的消费力才会回来。

欧7排放新规压力山大

对于欧洲车企来说,还将要赴考2025年7月将正式实施的欧7排放规定。欧7排放法规要求严格,即新车每公里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应从目前的 116 克降至 93 克。如果未能满足这一要求,则每公里多排放 1 克二氧化碳,每辆登记的新车将被罚款 95 欧元。

目前来看,像大众、雷诺这样体量比较大的车企都无法满足欧7新规。原本相关车企指望通过多销售电动车拉拉低整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不曾想,德国在去年年底突然取消了电动车补贴随即带动了整个欧洲的电动车销量占比持续下滑,使得各家车企的如意算盘都落了空。

当下,欧洲主要车企正在积极游说欧盟,希望能够推迟欧7 的落地,甚至是改变2035年欧盟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法规。但从欧盟的大方针来说,推动节能减排是一项既定的国策。只是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下,激进的减排目标无疑让本土的各大车企背上沉重的负担。除了像特斯拉、沃尔沃这些体量比较小且已经拥有了比较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矩阵的企业会力主推动欧7乃至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政策落地,无论是大众、Stellantis,还是奔驰、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恐怕都还没有做好准备。一旦无法改变欧7落地的时间表,那么各家车企在明年恐还将付出一大笔钱。

中国车企前景如何?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欧美车企表现不佳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欧盟,汽车都是支柱产业,牵涉到大量的就业,是民生问题。因此一旦预期变差,这些企业必然会向政府施压:无论是推迟新的法规的落地,还是使用关税武器阻挡性价比更高的中国汽车的出口,都会被摆到桌面上。而10月4日,欧洲议会通过了对中国生产电动车课以5年惩罚性关税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欧盟对中国制造电动车课以更高的关税,说到底还是欧盟本土企业研发的电动车竞争力不强,且成本高昂。既然短期内欧盟无法推出可以和中国匹敌的电动车,那么就索性把中国电动车阻挡在国门之外。至于美国今年将中国电动车关税提升到100%,以及禁止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相关的软硬件使用中国供应商的产品,更多还是和年底的大选相关。美国两党候选人为了争取美国产业工人的选票,就打着各种幌子来禁止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所以结合欧盟本土车企的前景来看,要指望它们在短期内松绑对中国车企的限制概率并不大。

点评

相比于美国对中国的全面遏制,欧盟虽然限制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在欧盟销售,但是并不限制中国赴欧盟投资设厂,以及向欧洲车企转让技术。欧盟担心的是中国过剩的电动车产能带来的倾销把本来属于欧盟的GDP和工作机会抢过去,这点和美国政府的初衷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所以,中国车企在欧盟本地建厂,或者像小鹏、零跑一样和大众以及Stellantis合作是可行的。但当下的情况是,欧盟本土车企表现不佳,政府对电动车的补贴持续滑坡,甚至还有传言欧洲车企打算游说欧盟放弃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政策。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