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杭州汽车文化节:以文化驱动数智消费新天堂

一根小径竹,巧手雕琢便化作天竺筷;仿若鲜活水果与昆虫的木雕微雕,栩栩如生;还有悠悠飘香的杭州宋酒;以竹为骨、绸缎铺面的西湖绸伞;手工刺绣的桑蚕丝圆扇,每一处都透露出匠人的精妙构思……这一幕幕都出现在同

一根小径竹,巧手雕琢便化作天竺筷;仿若鲜活水果与昆虫的木雕微雕,栩栩如生;还有悠悠飘香的杭州宋酒;以竹为骨、绸缎铺面的西湖绸伞;手工刺绣的桑蚕丝圆扇,每一处都透露出匠人的精妙构思……这一幕幕都出现在同一场展览会上。

9月30日至10月4日,第19届中国杭州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汽车文化节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次汽车文化节致力于引领汽车文化的传播,通过多元化的场景构建与创意设计,展现车与生活的紧密融合,为活动参与者打造一个集购车、休闲、娱乐、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空间,非遗国潮创意集市成为一大亮点。

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联合杭州工美研究院带来“假如宋朝有辆车”——杭州体验×非遗IP的文化体验活动。活动上,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手把手指导大家参与手工制作天竺筷、木雕微雕、剪纸、西湖绸伞制作过程的“刷花工艺”等文化体验项目。

天竺筷不仅仅是一个使用的餐具,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我们送快乐,好事成双。每双筷子都是百里挑一。”天竺筷第六代传承人周生元介绍道,很多杭州的老字号餐饮企业都会用到天竺筷,因为这是老底子杭州人家家户户的一个标配,代表着家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天竺筷也带动了一批农户共富。天竺筷的制作取材于天然的小径竹,每年要砍数以百万计的筷料,通过农民上山一根根地砍下来。周生元认为,这是天竺筷存在与传承的重要价值。

“有些作品卖掉之后会竟感到懊悔,好像自己的孩子离我而走了。”专注于微型木雕的杭州市非遗传承人沈秋法,为每一个作品都起了“成语”名字。黄杨木雕刻的银杏树叶薄得透光,其上落着小叶紫檀雕的两只小瓢虫,叫“叶落归根”;栩栩如生的小蜗牛代表着“负重前行”;精雕细啄的印度小叶紫檀底座有两只蘑菇和一只永远不能脱单的蚂蚁,名为“龙从天降”……在2024年(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沈秋法和学生朱奕蓉创作的微雕兰花作品广受好评,“这是跨界的,用纯银和珐琅经过800度高温制作,在国内是创新。”提到获奖作品,沈秋法如数家珍。据悉,沈秋法目前在五所学校开设选修课,他的课非常抢手,深受学生们喜欢。一生扑在创作上的非遗传承人,与热爱手工的新生代们产生了奇妙的共振。

“宋朝时杭州是酒都,宋朝的时候酿酒有千百种各领风骚的风味,经历了传承的断层,在今天,杭州宋酒在继承宋朝香曲传统酿酒技艺的基础上再次发展,经过时间的演变,成为非遗产品。”中国红曲酒保护与传承人、杭州工匠江亮介绍,杭州宋酒的特点是清丽纯真、香气丰富、还有生津,继承了宋朝“六香”的特色,“开瓶喷香,斟杯溢香,入口醇香,口中回香,杯底留香,酒后体香。”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宋酒还成功“嫁接”到了大热游戏《黑神话:悟空》中,呈现在游戏第三关,为杭州宋酒增添了更多色彩。

除此之外,伞制作技艺(西湖绸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宋志明,杭州建德市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介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赵平加与其女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游晓婷,高级工艺美术师、非遗·传统美术项目“丝绸画缋”传承人叶沣仪等老师,也都在展览现场向嘉宾观众们进行了不同非遗工艺的介绍与演示。

除了非遗文化展示,本届汽车文化节还推出由杭州城市体验联合中国杭州汽车文化节、盗墓笔记特别策划的跨界合作城市文化车展——“痛车”计划。活动结合“盗墓笔记”、青蛇白蛇、哑舍等IP,以汽车文化节、车展为载体,搭建二次元文化跨界平台,共同打造落地杭州人文基因的二次元“痛车”文化概念,营造杭州城市文化、汽车文化和二次元IP文化的相互赋能的城市品牌打造和推广新领域。活动期间,“杭州城市IP”的Coser秀空降车展现场,为观众带来了更多惊喜。

在公益画展区,“第四届最好的未来”公益画展以“哑舍漫画IP+向日葵公益”跨界联动,将漫画家作品与城市特殊儿童画作联合展出。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画展以独特而纯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那些拥有非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星星孩子们眼中的世界。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挥洒,却蕴含漫画家和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据介绍,本活动响应近年来杭州加快建设国际新型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数智消费新天堂的倡导,打造新消费场景,持续释放国庆黄金周年轻群体的消费潜力,并通过文化的打造和传播,成为内生驱动力。

通讯员 唐冰

编辑 王航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