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河北75年 | 470万吨→3810万吨!河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全省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470万吨,增长到2023年的3810万吨 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7月17日拍摄的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四农场聚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河北日报记者

全省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470万吨,增长到2023年的3810万吨

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7月17日拍摄的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四农场聚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方素菊)粮食生产关乎国计民生。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省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改进生产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显著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粮食生产水平较低。”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王挺漳说,1949年,河北粮食总产量只有470万吨。2023年,河北粮食总产量达到3810万吨,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增长了7.1倍。

新中国成立75年,河北粮食生产经历了从面临挑战到持续丰收的发展过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从“大省小农”向“大省强农”的历史性跨越。

科技增产成效明显,粮食单产水平屡创新高。新中国成立75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不断提高科技投入水平,加强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大规模推广应用优良品种,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软硬件同时发力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河北粮食单产水平快速提升,实现了从落后到先进的历史性突破。1949年,河北粮食亩产43.2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4公斤。2023年,河北粮食亩产达到393.5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公斤。

6月6日,在宁晋粮食作物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基地,收割机正在作业。 河北日报通讯员谷昭威 摄

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1949年,河北粮食作物品种主要集中在谷子、小麦、玉米、高粱上,占到所有粮食品种的85%。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更,全省通过政策激励、规划引导、示范带动,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粮食种养结构不断优化。从2017年起,河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因地制宜发展饲用玉米、中药材、油料作物、棉花、蔬菜、水果等作物种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增强,农业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

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助力粮食丰产增收。据农业部门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和排水工程建设、田间道路修建、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架设农田输配电等措施,我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9.9%,为粮食连年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编辑:李志财

责编:刘福庆

监审:王勍

相关推荐